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星使追还不自由,双童捧上绿琼辀。


九枝灯下朝金殿,三素云中侍玉楼。


凤女颠狂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

西岩一径通,知学采芝翁。


寒暑丹心外,光阴白发中。


水深鱼避钓,云迥鹤辞笼。

旧宠昭阳里,寻仙此最稀。


名初出宫籍,身未称霞衣。


已别歌舞贵,长随鸾鹤飞。

休梳丛鬓洗红妆,头戴芙蓉出未央。


弟子抄将歌遍叠,宫人分散舞衣裳。


问师初得经中字,入静犹烧内里香。

仙李浓阴润,皇枝密叶敷。


俊才轻折桂,捷径取纡朱。


断绁三清路,扬鞭五达衢。

昭阳队里混铅华,垂老参师日半斜。


不向秋风怨团扇,却教明月进琵琶。


朝留楚簟身为雨,夜绣茅君线作霞。

道牖无开阖,天阊在寸心。


琅然丝竹启,不但有清琴。


孝友春云沃,中和海岳深。

看君竿木向随身,知是三乘老斫轮。


仗作忠师无缝塔,须弥一半万由旬。

当日蜀僧过蜀客,于今吴客咏吴僧。


如何尚有乡心在,两两长松挂葛藤。

初将七魄试重泉,同学群姑尽惘然。


不信已生忉利界,散花先到世尊前。

石湖桥畔土千堆,送客魂消黯自回。


唯有师真曾授记,寸心犹暖未成灰。

鹖冠高挂九松巅,去结三茅香火缘。


相国向犹为道士,将门今又出神仙。


坐看红日生沧岛,吟寄青衣入洞天。

一掣尘缘去学仙,鹤程风露渐高寒。


白玉楼中逢鼻祖,为传吟貌寄予看。

庐陵太守近隳官,霞帔初朝五帝坛。


风过鬼神延受箓,夜深龙虎卫烧丹。


冰容入镜纤埃静,玉液添瓶漱齿寒。

闻道桃源去,尘心忽自悲。


余当从宦日,君是弃官时。


金汞封仙骨,灵津咽玉池。

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


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


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

儒冠不戴戴星冠,人世荣华作梦看。


谱出三茅终得道,趣同五柳早休官。


月寒缑岭来笙鹤,春蔼慈州忆枳鸾。

不肯轻迷固有天,星冠霞氅竟翩然。


人能变体方超俗,丹到成功即是仙。


伏洞黑龙听夜咒,傍花白鹿伴春眠。

佳汝久虚淡,有才弗愿仕。


鸡犬白云间,挈家从游此。


所蕴既超特,玄理可坐致。

晴昼永,闲步小园中。
羽帔云轻苍佩响,宝冠星莹绀纱笼。


波秀浅蛾峰。

琳洞窈,人静理丝桐。
泛指馀音摇桂影,过墙高韵入松风。


月上翠楼东。

霞袂稳,那顾缕金衣。
自与长生分姓谱,恰逢张老铸丹时。


此意有谁知。

骖鸾侣,娇小怯云期。
柳戏花游能几日,顿抛尘幻学希夷。


清梦到瑶池。

谢寄精专一捻香,劝予朝礼仕虚皇。


须知十极皆臣妾,岂止遗生奉混茫。


空挂黄衣宁续寿,曾闻玄教在知常。

潇江清且驶,舍车泛轻舠。


稍恬荡漾趣,暂谢登顿劳。


石脚插潭腹,危峰叠争高。

洲上檀栾竹万竿,此君得所一般般。


根虽易地终无异,操直参天也不难。


冠借皮为疑斗灿,杖凭枝作觉龙寒。

知君结习在林泉,万里经游忆壮年。


已解尘缨辞剑客,便披云褐礼金仙。


清心独坐蒲团月,瘦影闲栖柏子烟。

愿随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作伴行。


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


将敲碧落新斋磬,却进昭阳旧赐筝。

年光偏在羽人家,琪树逢冬尚着花。


绛节朝回无一事,玉壶沽酒浸丹砂。

无事闲游步若仙,始知真境帝城边。


探囊剩有灵丹粒,施与人间度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