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似琅玕小,地将秦望雄。


越王歌舞处,长作梵王宫。

生处本恬淡,得失诚酸辛。


婆娑鬓渐秋,天地一闲人。

洒然清泠吹,过我十八公。


飕飗喧宇宙,可奈此孤丛。

濯缨与濯足,均是沧浪水。


个里不胜清,渭神爽应泚。

何人过三径,共此曲蘖春。


月下倩人扶,花影铺满身。

万叠互团绕,风烟朝夕俱。


三穴已扫竟,无复藏妖狐。

蟾窟有奇芳,殖根此茂密。


人间万种香,企之不可及。

缓步一徙倚,细数新条枚。


悠然得真趣,独立迟谁来。

注目眇无际,彤云灿晚暾。


心融八极表,欲辩已忘言。

夫君活国手,爱此隐仙字。


行再出刀圭,可使民久视。

胸中炯明月,一照万缘空。


蝉蜕云霄表,堕地为儒宗。

秾薰知见林,燕坐观物化。


鼻孔如撩天,可闻不可画。

法门建章富,法幢空处成。


于此下一则,浮云涴太清。

平生安乐地,不受利名煎。


其中一空洞,寥寥无色天。

烟岚染秋黛,潺潺径大空。


平畴藉光及,比屋饶千钟。

一泓湛无滓,绕砌如天成。


须眉彻底见,风浪何曾生。

空中一物无,于焉生万有。


向此求神通,杯棬即非柳。

默岂交摩诘,谈何事阿戎。


时行百物生,不息唯天工。

兹庵路何许,云深不知处。


梦觉两俱忘,始可蓦直去。

独上高台斜日红,遥天极目思无穷。


迢迢关塞微茫外,簇簇山河锦绣中。


鸿雁数声催暝色,牛羊几处散秋风。

半轮斜月隐青山,山色微茫马上看。


水际石梁云影淡,沙中茆屋夜灯残。


鸡声唱晓星将落,雀羽翻林露正寒。

雪霁西山玉作屏,琼林瑶树晓光凝。


清风晴洒千岩雨,碧涧春融万壑冰。


策杖此时宜蜡屐,斸苓何处有篝灯。

都门烟树蔼青葱,树底人家处处同。


远近楼台空翠里,往来车马绿阴中。


晓寒花影留残月,日暖莺声度好风。

万岁山高玉作台,卿云垂彩画图开。


九重天上从龙起,太液池头伴鹤回。


松静晚烟同缥缈,花深晴影共徘徊。

画桥凫雁动春声,波散寒烟日正晴。


游鲤暖依芳藻出,飞花时拂绿漪轻。


好同荣水浮龙马,不比昆明隐石鲸。

山前树底碧迢迢,试问源头出处遥。


斜落石梁疑饮涧,远趋沧海欲吞潮。


声从夜雨添来急,影逐晚风吹不消。

雄关积翠倚岧峣,碧树经霜叶未凋。


万里风烟通紫塞,四时云雾近青霄。


层城窅霭山连雉,绝涧霏微石作桥。

五湖东半落枫桥,隐若晴虹破寂寥。


漫漫芙蓉难识路,阴阴杨柳乍通潮。


分披野色寻幽惯,倚徙江天入望遥。

每到楼中忆沈郎,碑间文字烂生光。


四时山色藏烟雨,两派波光下夕阳。


湛辈仅能登岘首,召南元自爱甘棠。

隐侯故事许谁传,领略江山付谪仙。


虹抱子城增面势,翚飞杰栋跨风烟。


旧题压倒三千首,壮观追还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