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塌羽南飞秋欲暮,西风归路正萧萧。


城边落雁惊枫叶,江上清霜折柳条。


岂意蓬门留晚照,故教桃萼媚春娇。

闰双菊色淡烟浮,华省清尊烛下游。


郢曲从来称寡和,燕歌何幸接名流。


酒徒颇似高阳日,归客犹逢碣石秋。

地形纤似一尘微,影落银蟾有万几。


过去古愁从作缺,晚来边火霎成围。


秋虫趣织人逾懒,病羽摧颓妇退飞。

郁郁奇情人怨思,初秋风露已凄其。


更无可语今宵事,剩欲新题别后诗。


北俗岁时异荆楚,南城灯烛动车旗。

似闻说友临安志,季绪年来肆乙涂。


谁遣不书驴市券,故应难语马坊奴。


秋风笔挟南盘壮,落日心悬首望孤。

日出理簿书,夜常秉烛归。


不知花开谢,间关园鸟啼。


朅来巾峰下,三度著秋衣。

叹息东坡老,聪明误一生。


不须多识字,捷径自横行。

黄卷漫穷年,天梯欲上难。


闾阎听小子,竞欲裂儒冠。

称意中秋月满楼,只嫌歌扇遏云浮。


不如风雨连天起,要得伊人也解愁。

东皇受箓增嘉运,晓坐明堂夜拜章。


玉烛千年承瑞露,金龙万国镇青霜。


风来紫极箫声静,人在丹台佩影凉。

玉笥深深路更幽,骖鸾不到欲谁尤。


公临瓠子方忧决,输我携家踏月游。

天竺古浮屠,孤云一鸟径。


去天真尺五,峻步欲乘兴。


石壁半空立,略彴引危嶝。

下马冷泉亭,懿此丹壑幽。


泓澄粲玉砾,半亩如泼油。


岩岰起三板,轰雷溅涛头。

跨马绿杨堤,左右临无地。


鞭影堕清泚,乌帽入苍翠。


老龙拿半空,九里作青吹。

系舟孤山脚,曳杖聊意行。


三贤已仙去,丹青俨南荣。


由来作诗苦,鼎峙太瘦生。

匏系坐蜗舍,秋光只檐楹。


悬知西湖佳,颇困官事婴。


今日复何日,彩舟天外横。

不障庾公尘,那有刘舆腻。


堂堂七丈夫,草木一臭味。


跻攀亦云足,赏适兴犹未。

四十强而仕,斯言著礼经。


抟鹏宜运海,振鹭且充庭。


后夜中秋月,今朝南极星。

水月共秋妍,山椒夜泊船。


人来黄叶浦,渔宿白鸥天。


闻唱风澜外,持杯露影前。

风高海云收,月出天宇空。


今夕寒暑均,适与诸君共。


欢深坐忘永,契合饮易痛。

今我不乐思出游,宿酒昏昏仍懒惰。
安得凉飙破烦郁,竹头抢地桐阴妥。


纨扇那能脱腕挥,纱巾不觉酣眠堕。

明河荡残云,青海收晚日。


婆娑林端月,为我良久出。


洗杯问劳苦,天女笑肸肸。

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


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

江浪春天飞雪,野云阁雨高秋。


何似渊明归去,北窗高枕风流。

云妒朝曦欲瞑,风鸣木叶悲秋。


独立岗头怀古,菊江依旧东流。

十载相逢一辴然,德星遥报聚群贤。


谁愁白发三千丈,自信浮槎八月天。


诗到豪来轻纵手,酒从乐处浪呼拳。

发白颜酡气浩然,诗才可并古名贤。


各家机轴千章锦,万顷波涛一色天。


桃李无言终寂寂,女萝关我独拳拳。

摆脱尘嚣独洒然,风流儒雅总称贤。


冰壶今古深涵海,月胁云霞巧夺天。


秋漾水肥鱼带子,春催山暖蕨开拳。

孤斋池水上,待月拟南楼。


不谓今宵雨,翻多一度秋。


湿衣寒不见,盈手赠难投。

爽荐金飙暑已残,高云敛色露华漙。


一年此夕秋将半,万里中天客共看。


猎骑正嘶秦塞影,惊乌空绕汉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