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东园少小曾游处,桑坞茆堂一径通。


拄杖叩门头似雪,却从花底觅溪翁。

陈丞写竹小尤精,比似湖州太瘦生。


何处月明江上白,千枝万叶送秋声。

青山何处是幽居,生事深怜老向疏。


安得短篷仍载酒,松江雪里钓鲈鱼。

故人好在瓜州上,写得梅花远寄将。


愿托江流向千里,江流到海意尤长。

先生风致已丘墟,海上还传种菊图。


五世诸孙方学殖,肯教三径只荒芜。

未忘玄徼梦,又度玉京春。


曙色千门动,乡愁万里新。


金钟开紫阙,玉佩点朝臣。

昔日何人画於菟,君家独有他家无。


宣城老包骨已朽,纷纷俗子尚欢呼。


大虎蹲踞小虎戏,目光注射百步外。

仲举无心除一室,卢鸿有句写千峰。


欲参苕帚闲中意,九点秋山雨后容。

千亩寒林一树梅,自妍自笑已堪哀。


今朝更被风吹却,拟遣春从底处回。

忆昔青衫典校时,尊翁作监鬓垂丝。


蓬山风月谁能记,蒿里衣冠我独悲。


黑壤禾麻存别墅,素帷香火待佳儿。

春云江上晓阴阴,膏雨知时直万金。


草木总添苍润色,乾坤先溥发生心。


新雷频送檐花细,秀野遥沾陇麦深。

嵚崟嵎中山,毗以五色坛。
瞱彼石桂英,璀璨于其间。


明公昔栖遁,采之奉晨餐。

云山何岧峣,林木郁而秀。
烟岚绚晴光,岚际峙层构。
绕庭芳草深,清禽哢春昼。
早年射策向明光,疆项归来一草堂。
善养岂嫌三釜薄,承恩偏幸百年康。
庭前爱日斑衣永,冢上居庐白发长。
东南民力久堪怜,菜色何曾似近年。
老稚不禁途有殍,流离多是突无烟。
三城未下蠲租诏,十郡都烦劝赈钱。
华发天书喜屡褒,乞归仍录旧臣劳。
一时礼秩隆三少,二省恩光冠六曹。
北斗声华悬郑履,上公休瑞应虔刀。
高柳骈密荫,疏篁延清风。
留客广厦宽,沉李冰壶空。
梁石介清池,绿波缘芙蓉。
早寒信已严,颇得羔裘重。
起开西楼钥,坐愁长河冻。
阳和逊重阴,飞雪积危栋。
长林过朝雨,高堂生微凉。
帘幕含霁景,临轩送清觞。
遥岑参差碧,远浦明夕阳。
城东野意动,名园滋华芳。
弱柳黄晼晚,夭桃映新阳。
循原涉浅渚,连步陟崇冈。
戏马台荒塞雁杳,珠宫罩却烟霭。
市上吹箫,垆头击筑,旧日酒徒谁在。
朝衫典却,只馀双鬓西风外。
老恋林泉拒衮衣,高山景行众思齐。
久膺重任当先觉,独以清风激众迷。
越相家声千载后,商公旧隐白云西。
三年江上守孤城,日日思归去未能。
虽愧憩棠无惠政,却欣伐木有良朋。
花开后圃春同醉,月满高楼夜共灯。
不特当年入梦祥,奔腾先自触飞霜。
文披雾泽山中豹,冠指仙人海上羊。
尚识埋轮催起草,更须羽猎校长杨。
尼珠宁得久沉冥,一衲南来杖屦停。
派自黄梅知已接,论留白马可谁听。
惊鸥海上频飞渡,瘗鹤亭中更勒铭。
平生顾建康,名下难为人。
见其似者喜,敢复圣贤分。
元侯惟曲蘖,好赐均无贫。
小岘丰碑大陆书,摩挲虿尾扫龟趺。
机云宗派公家是,晋宋文章此外无。
方被春牵时梦草,岂为秋动辄思鲈。
蓬莱之山渺何许,中有仙人聚如蚁。
云深路远不可致,遂令方士神其理。
神其理,玄且幽,刀圭一粒人争求。
阊阖我能排。
手把天揩。
揩将天色绿于槐。
农圃手安排。
秋净如揩。
门前五柳与三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