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翠盖亭亭绣作衣,虬髯龙甲互相依。


风棱恍惚台端见,霜色参差柱后飞。

种竹聊依宛水头,栽花仍记瀫川游。

万家明月悬秋浦,千尺飞虹锁暮流。

古岫飞霜日月寒,动摇山岳惠文弹。


谁言绛阙仙人屩,恰是乌台柱史冠。

千仞冈回倚石梁,扶桑霞色对苍茫。


长鸣独向朝阳下,人识清时有凤凰。

一柱凌空不记年,嵯峨秋色敬亭前。


虚疑玉笋排云上,自是金茎浥露悬。

峭壁危崖暮霭屯,桃花开落自乾坤。


中天积翠无人到,万岫飞霞锁石门。

湖海飘然一敝裘,纵横豪气未全酬。


闲凭司马千秋阁,绝胜元龙百尺楼。


座里风云回客傲,壶中天地纵神游。

紫气青都属望来,荧皇飞搆入崔嵬。


玄龟左右图书出,翠鹫东西法象回。


草就滕王千客避,藜然天禄万灵陪。

缥缈飞楼大谷傍,雕题遥接海云长。


中原雪色高黄阜,太乙星精下紫阳。


五柳庄前蓬作户,百花潭上草为堂。

伟阁嵯峨北斗前,千秋谁擅笔如椽。


窗中玄草云霞入,座上青藜日月悬。


中令才华惭绿野,右丞名理让蓝田。

乐清山水天下奇,中间茗屿更逶迤。
坤灵勃郁萃元气,何人卜筑开新基。


高公百年草堂在,林色川容未曾改。

着意穷原莫外求,随波逐混是凡流。


泠泠一勺谁能识,又在曹溪最上头。

碧桃花拥长春洞,秀出元英独自芳。


一点香心瞒客笑,探幽何意与刘郎。

昔在兵曹日,长怀胄监贤。


退朝先解佩,扣户即登筵。


沽酒尊频倒,移灯句共联。

我服汶阳陇,穫彼麻与菽。


道逢拾穗人,轩眉行鼓腹。


问言何所钦,吾邦有仁牧。

洞藏青嶂里,路出白云层。


苔色侵禅榻,松阴暗佛灯。


树撑危石坠,藤束古崖崩。

骤马出尘海,入门闻午钟。


捎天树输囷,委地竹龙钟。


佛衣存古摺,僧老带山容。

行台徐公公肃字,作宦屡更天下事。


顾名思守父师言,主一题斋远相示。


圣人立教先敬身,大贤受训仍书绅。

陇首烟云接海坛,日边金马玉为鞍。


屹然琼岛开奇甸,常作擎天八柱看。

沧海烟深碧浪遥,鱼龙奋起上云霄。


至今司马双题笔,犹在天涯万里桥。

曙色茏葱万丈梯,数声咿喔到金闺。


君看圣主贤臣日,何但王褒祀碧鸡。

海上山高已插天,孤峰颖出更淩烟。


玉堂学士曾持橐,奏对行趋御陛前。

早年芳誉彻丹霄,此日中台凛百僚。
总为霜棱推独坐,更缘风采重三朝。
登龙故溢名贤礼,旋马堪同圣相谣。
二月足春光,斑斑雉子翔。
群依麦垄秀,亦恋柏台苍。
雊似升商鼎,来如暮越裳。
万书插架帘几清,朝回燕坐百虑澄。
是为石斋公所名,公意本自羲皇经。
人生有欲随颠冥,惟介乃立静乃贞。
我闻匡庐乃在星渚中,叠嶂层岩几万重。
香炉倒影三梁石,瀑布斜飞五老峰。
白鹿洞前瑶草拾,苍翠明霞隐朝日。
碧落无声散玉尘,片时盈尺拥篱根。
扫归银瓮浑同色,酿出璚浆不见痕。
陶榖谩劳烹活火,杜康未许恃专门。
函表趋丹陛,承恩出紫宸。
云题香尚湿,天鉴宠应频。
衣绣乌纱旧,纡金白发新。
闲裁彩帖写宜春,柳拂雕阑翠未匀。
坐褥先开金孔雀,赐衣初试绣麒麟。
草抽书带烟容淡,兰吐琼葩露色新。
梧叶萧萧秋意凉,端居偏爱木樨香。
韦编或玩归藏易,法帖闲临急就章。
阶下葵开常向日,篱边菊绽未知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