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桂宇散秋香。
咫尺梅庭十月阳。
红叶黄花,风致好华堂。

官柳垂阴霁景鲜,忆携家具过通廛。


雕盘粔籹映珠幰,绣陌骅骝辉锦鞯。


上国繁华过陕洛,中朝文物胜开天。

暮宿悬匏昼出飞,笑他辛苦杏花泥。


邻家灶突多炎上,犹自双双得意栖。

春秋来去不相安,王谢恩深往复还。


盛事他年君看取,蛇衔明月雀衔环。

画山画骨更画魂,范宽此中高出群。


君家八幅老笔墨,百年古箧铺香芸。


我来日出挂东壁,苍崖落雪飞纷纷。

郡莆卿家名望族,三仁而下爵王公。


存孤实抗回天义,报国常摅贯日忠。


德润丰姿人有异,光增谱牒世无同。

长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闽邦远更延。


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故家乔木盘根大,新出猗兰奕叶鲜。

巴蜀归才子,江湖枉使车。


久吟工部句,新寄子公书。


面对花应笑,眉开柳为舒。

厕迹宫僚十载馀,无功堪上考功书。


冷官幸免三宜黜,丑女真成百不如。


发白渐惊闻道晚,才非原合致身疏。

七旬彼此对堪怜,病里回思一慨然。
少小精神皆敝尽,老年岁月任推迁。
常怀旧学穷经史,更想余闲力简编。
我生三十九,半在燕京走。
不见京师冬,有此雨雪久。
而况润之地,江南京之口。
旧德推荀里,名家有杜陵。
恩曾金马诏,洁是玉壶冰。
孤愤心常切,承颜念每兴。
花自含仁絮自飞,春风着物本何私。
只应鶗鴂中宵起,不尽芳兰九畹滋。
江月有情千里共,湘流无恙此心知。
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
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
泛泛水上舟,与水共东去。
君才英妙如终童,豪气傲兀山之东。
观光曾共游京国,重来风雨非旧宅。
休言煮字不疗饥,煮愁那得愁熟时。
相看惊别久,相见梦魂中。
肝胆虽如昨,鬓眉稍不同。
练裙书渐老,横槊赋逾工。
乍晤即分离,追欢无几时。
风尘一把袂,湖海六年思。
剖腹凭江鲤,临风想桂枝。
吾轻瘴海易烟岚,去岁今辰访古儋。
壹意良民谁似汉,百年循吏莫如谭。
鹗书已费几将上,熊轼犹便再落南。
小诎南游得大观,天函无际碧相环。
盘黎错䝤周遭海,亘县绵州诡谲山。
自幸赏音毛颖下,相争充数锦囊间。
窗扉暮阖晓还开,乞食寒儒去复来。
土木不妨人冷落,诗书能使客低徊。
言如鹦鹉今徒尔,宿似夫不亦得哉。
一夜东风到集芳,满园红紫已低昂。
寻花问柳非吾事,燕坐坤宁春昼长。
玉梭织就衮龙衣,已奉君王泰畤祠。
准拟腰舆临茧馆,清明前后浴蚕时。
翠辇回从五福宫,管弦声里万花红。
熙熙和气皇州满,都在乾坤橐籥中。
内殿称觞早,仙班拥翠翘。
春来多乐事,人日是明朝。
圣德天同大,熙然万物春。
谁知□载厚,发育辅深仁。
人日肩舆度晓峰,长松偃蹇倚晴空。
几年不见根如铁,老境重来鬓似蓬。
独树未须夸老杜,五楸那复论韩公。
月寒霜树久相依,春去风花各自飞。
远信已随潮水断,故交浑若晓星稀。
绨袍可恋知谁在,青镜频看叹昨非。
江南稻,雪色白可喜。
去年八月天雨多,戢戢禾头尽生耳。
里正急公租,饥人若羸鬼。
中天宫阙绚琉璃,五丈高悬日月旗。
天子万年当玉座,国师五日拜丹墀。
御炉不断龙涎喷,宫扇初交雉尾移。
六朝柏老数千年,云外昂头成树仙。
鹤寿龙蟠形古怪,俨如诸葛庙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