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山水敦夙好,烟霞痼奇怀。


向闻乳洞胜,出岭更徘徊。


雪林缟万李,东风知我来。

筒车无停轮,木枧著高格。


粳稌接新润,草木丐馀泽。


府公为霖手,号令行顷刻。

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


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苍松三百里,不尽复枫林。


一路白云暗,千峰红叶深。


山空自多响,水落亦成吟。

灵山自端居,岑山走一臂。


侧岭卧高原,城郭压肩背。


县门带场圃,榛莽杂芜秽。

连峦石轮囷,起伏散壁垒。


我疑神人战,旗鼓掷于此。


免胄鬝尔颠,覆釜赭其底。

群山奔会中,孤岭每一卸。


丛丛灌木合,隐隐村墟藉。


后巘降已深,前溪入犹乍。

破屋古松喧夕籁,远峰寒雾起层阴。


梅花两岸漓江水,岁晚相随到桂林。

兴安城郭枕高丘,湘漓水分南北流。


万里桥头风雪暮,不知何地望神州。

江擘山头出,舟骑石背行。


问君缘个事,辛苦作南征。

七十二湾,七十二湾,山放船酌酒行且看。
大山峥嵘小山突,四面献秀应接不暇如飞蟠。
越天竺,吴灵岩,未可驾拟窥高寒。
三十六陡,三十六陡,滩下水容易上水难。
下水奔龙一日度,上水三十六日跛鳖升岩峦。
侔剑戟,凌巉岩,下上失势相摧残。
塘水东西绕县流,与安父老说齐侯。
相逢我忆金陵胜,共醉天香十五秋。
此是重游地,今来二月天。
连宵风搅雪,竟日柳迷烟。
鸠妇坐山店,凫翁行水田。
行役春将半,能逢几日晴。
淖泥胶短毂,残雪照孤城。
拥树云常湿,窥人鸟一鸣。
歉岁古多盗,于今起丰年。
村村递迁偪,旗鼓莽相联。
蚍蝣信有力,复此走兴安。
西风涤尽炎歊,连朝更值天无雨。
笋舆轧轧,经行三日,碧篸无数。
胜绝江山,余行天下,无如此处。
路入兴安境,风光异昔年。
山川虽好在,井邑顿凄然。
雨打半颓屋,烟荒未辟田。
岭石水分脊,湖南山尽头。
廛声通海远,塔影插天浮。
香接宝坊界,星联铜柱州。
天限华夷数十峰,秦王始凿始相逢。
劳民浪辟峤南国,失德徒成身后胸。
楚粤未争寻丈远,炎凉无复半分同。
雷怒潜轰响,龙惊起喷津。
泥中滩泯迹,卧处有遗鳞。
三伏了无暑,四时长是春。
兴安乐石响于桐,作阮犹堪继仲容。
茂苑乐闲真好事,为君添起晋玲珑。
乱峰如剑不知名,篁竹萧萧送驿程。
转粟未休离水役,负戈犹发夜郎兵。
百蛮日落朱旗暗,九岭风来画角清。
分司忽报零陵信,函面题孤讶始开。
淮海雪花他夜别,月山茶味隔春来。
辰回岁舍谁称寿,禄尽星屏世恨才。
云车穿出洞冥冥,形势东来若建瓴。
王气遥浮全亚白,长烟直下大荒青。
人家水近牛羊老,战地风高虎豹腥。
孤舟天地间,荡碎江漠碧。
水程报入峡,舟子相蹙额。
水东舟西行,所恃皆人力。
剪叶疏封意,归禾协济心。
遗风固唐远,积德本周深。
逝水悲兴废,浮云阅古今。
深沈三洞启真都,万乳千葩状绝殊。
驰驿方朝金阙去,涤尘来饮碧琳腴。
幽居不许穿云到,宝阁仍忘破晓登。
多少从来疑着处,一齐分付打包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