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平生颇笑王会稽,坦腹惊动郗家儿。


暮年羞涩为怀祖,计较毫末如儿痴。

圣主均休锡庶民,亲祠遥望属车尘。


云旗欲下精诚格,绛阙初成制作新。


肃肃衣冠严祀事,雍雍箫鼓降明神。

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
江北江南几度秋,梦里朱颜换。


人是岭头云,聚散天谁管。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


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


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

庭下竹青青,盆荷水面平。


谁言无远趣,自觉有馀清。


影倒假山翠,波光朝日明。

邯郸奇弄出文梓。


萦弦急调切流徵。


玄鹤徘徊白云起。

望秋月,秋月光如练。


照曜三爵台,徘徊九华殿。


九华玳瑁梁,华榱与璧珰。

蘋风忽起吹舟悍,雨打图书藏裹乱。


阊门咫尺不安流,何况盟津与江汉。


非无轻楫并长槔,逆风流水适相遭。

临川好,柳岸转平沙。
门外澄江丞相宅,坛前乔木列仙家。
春到满城花。

木落江寒秋色晚,飕飕吹帽风清。
丹枫楼外捣衣声。
登高怀远,山影雁边横。

荷花风细。
乞巧楼中凉似水。
天幕低垂。

朝见一枝吐,暮吟疏影寒。


亭亭不解语,助我青毫端。

嗟嗟违和,考实遘疴。


嗟嗟疴沈,衋伤我心。


鬼神其知兮,祈以身代。

荷之跋之,函历阻修。


怀之涉之,函经横流。


生死肉骨兮,天既罔求。

衰迟宜静不宜哗,事莫堪怀动叹嗟。


病遣稗书还藉眼,老便锡粥又妨牙。


栽花赁地春无主,斫竹开门月过家。

惟溲之浊,我心惟惕。


惟溲之湜,我心惟怿。


彼胡然哉,孔系于疾。

西山有虎动成群,小儿夜啼争撞门。


众中最猛说白额,当昼磨牙当道蹲。


腥风冲人行不得,行人出门便愁食。

考无罪兮,惄卬实延。


顾兮致殁,怆卬特全。


茫茫昧昧,而理胡然。

父还儿迎,越彼西疆。


既达我宇,其喜洋洋。


亦酌我酒,其乐融融。

惟山有狐,惟水有龙。


实能侮骨,其割为朋。


虽朋其割,终不我离。

西山人家傍山住,唱歌采茶山上去。


下山日落仍唱歌,路黑林深无虎虑。


今年虎多令人忧,绕山搏人茶不收。

柳下碧粼粼,认曲尘乍生,色嫩如染。
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縠纹初遍。
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

兰缸花半绽。
正西窗凄凄,断萤新雁。
别久逢稀,谩相看华发,共成销黯。

绀葩乍坼。
笑烂漫娇红,不是春色。
换了素妆,重把青螺轻拂。

蚕已三眠柳二眠。
双竿初起画秋千。
莺栊风响十三弦。

眉消睡黄,春凝泪妆。
玉屏水暖微香,听蜂儿打窗。


筝尘半妆,绡痕半方。

渐萋萋、芳草绿江南,轻晖弄春容。
记少年游处,箫声巷陌,灯影帘栊。
月暖烘炉戏鼓,十里步香红。

燕翎谁寄愁笺,天涯望极王孙草。
新烟换柳,光风浮蕙,馀寒尚峭。
倚杖看云,剪灯听雨,几番诗酒。

舞红愁碧晚萧萧。
溯回潮。
伫仙桡。

小桥萦绿。
密翠藏吟屋。
千顷风烟森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