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逢人但说逃禅晋,句里风烟带九秋。


七字铿锵快先睹,梦魂竟下荻花洲。

横山留我正青眼,不是归心久更微。


病后团蒲随地隐,望中落木故园稀。


一区已办云为盖,四壁但从山作围。

蓬转生涯四十年,归来华发旧山川。


惊魂仅免走三穴,情话喜同倾四筵。


醉客毛吞怜海窄,诗翁刀奏失牛全。

瓠落不解器,肮脏无缘官。


朱郎抱此恨,终岁常鲜欢。


家书破万卷,生计才一箪。

开府南陵气序秋,翠屏千垒对岑楼。


力宣膏泽均千里,坐赏溪山冠十州。


小谢篇章耐吟讽,谪仙踪迹自风流。

暂离翰苑出南州,匼匝金羁络马头。


泉石清幽为己物,耕桑勤苦共民忧。


笔驱滞事如飞电,语决尘缘似破沤。

秘书行处有歌钟,身在名园锦绣丛。


试问高吟梁苑雪,何如共快楚台风。


人鸥不去机方息,鱼我相忘乐未穷。

柴门直面排青壁,山木凋霜疏寂历。


西风吹雨众山昏,声落茅檐断还滴。


每读离骚伤远游,一为迁客又经秋。

居处高闲体自安,襟怀谁得似君宽。


邻家酒熟邀春社,钓艇鱼来共晓餐。


草色池塘看细雨,杏花帘幕动轻寒。

渺渺白云天一隅,贤郎瞻望久离居。


宦游虽念道途远,亲老肯教音问疏。


椿桂同芳多雨露,芝兰交映绕阶除。

羽书飞召四方兵,百万貔貅集帝城。


赫赫气横鱼丽阵,桓桓威称虎贲名。


銮舆晓阅霜凝盖,铁骑云屯风扬旌。

洞天深处远江滨,路入烟霞是洞门。


环座好峰千状出,满潭清溜四时存。


曾磨厓石疑元结,欲咏梅花愧后村。

系却兰舟弋水滨,乱云堆里访山门。


年深古柏多仍在,春后残梅半不存。


燕尾溪流斜断岸,羊肠路绕曲通村。

笑推窗户揖青山,茶鼎松风入耳潺。


老去已知今世错,贫来剩得此身闲。


漱流枕石心长在,涉水穿林步已难。

先春一雪何易消,南山骤见青岧峣。


馀寒忽作雨冰怪,似有阴沴相呼招。


第堂晨兴乍出户,畏冷须鬓不敢撩。

寒意连朝进,祥霙万里通。


洁身原有道,润物又成功。


馀霭犹吞日,狂飙漫走空。

卧看云生舍北篱,起来临镜慰衰迟。


欲投未落鹤盘屿,将去还留鹊绕枝。


天上汉庭劳梦寐,峤南殷鉴恐羁縻。

珍重江南庾子山,诗名晚岁满江关。


应须剩读书千卷,始在班扬伯仲间。

呼邻贳酒酒如冰,以酒攻愁愁有城。


醉舞不须看短舞,神清便觉映肤清。

天南云破玉绳横,上有蟾蜍云外明。


共把一杯怀少雁,新诗深悉未归情。

邂逅当年盖已倾,重来议论更和平。


何时肆设皋比座,指示五徒衡上星。

虚空楼阁易攲倾,宝地工夫似掌平。


四圣传来是周易,个中自有定盘星。

异教何知平与倾,彼倾却是我之平。


饶渠亲识瞿昙面,未必曾逢太白星。

丰年真可必,时雪降今冬。


飞霰纷纷集,同云幂幂重。


炉深添炽炭,寺远隔疏钟。

日色久无光,霖霪更弥旬。


暮空出华月,秋气生精神。


碧天湛如水,山川供奇珍。

胜景天壤间,造物不能秘。


堂堂亘古今,取舍愈无匮。


江山本自如,优劣随人意。

少时苦爱山,藜杖春复秋。


峰峦如佳人,一顾销百忧。


野性不受羁,思与麋鹿游。

笔阵须鍪甲,轻烟久秘藏。


犀文夸妙手,鱼腹验真方。


制就玄圭象,磨成点漆光。

要作通天一大儒,措心寥廓未为迂。


神机应变无多子,圣域知归不远涂。


哮吼定应潜百兽,啁啾终是笑群雏。

禀生太极本纯全,七尺身中豁一天。


妙道高深从俗笑,至言微密向谁传。


何须青简书勋业,赖有丹台集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