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深夜沈沈万象空,乾坤一色混西东。
湿云冷浸琪花月,冻雨晴飘玉树风。
老去更无擒蔡术,困来犹有煮茶功。
水晶宫阙拥瑶空,宫里琼姬过海东。
雾毂冰轮飞广汉,羽衣仙袂舞刚风。
天神浅试裁云手,海若新成剪水功。
醉眼模糊宇宙空,出门投北误投东。
老龙跳落银河水,皓鹤飞来玉阙风。
谢女有诗裁妙句,吴城无策立奇功。
醉吹长笛夕阳天,醒拍希夷魏野肩。
岩下烟霞常满地,世间荣宠不多年。
采山钓水常随分,赏月吟风得自然。
江左风流绝代人,云裳兰佩更风襟。
政多感物伤时恨,常负忧君为国心。
三献无功羞抱璞,十年不调欲投簪。
林泉深处不朝天,野服裁云补两肩。
闭户读书频谢客,入山采药动逾年。
松根长啸心清甚,石上豪吟兴浩然。
虑远忧深感慨人,出奇筹策满胸襟。
抑强扶弱平生志,激浊扬清旧日心。
思向明时呈利器,肯随漓俗着尘簪。
车马重逢喜二天,诗翁仍旧耸吟肩。
风尘有恨雕双鬓,岁月无情老十年。
纸上虚名俱梦尔,杯中真乐出天然。
觌面依然旧日人,祗添尘土上衣襟。
联床夜雨思前话,十载春风老壮心。
松径任教云满袖,宦途莫遣雪盈簪。
乃父仙游竟隔凡,不图老共阿戎谭。
千年白璧沈沧海,一颗骊珠耀碧潭。
群彦进趋心正渴,独君高卧睡方酣。
形容枯似饱霜槎,身老空山处士家。
一径梅香云满地,半窗花影月笼纱。
常穿谢氏登山屐,惯设孙郎饷客瓜。
怀极开怀是恼怀,捉君手拍到天崖。
杖桃南极星随去,人到西山凤不来。
久坐或闻仙驭过,登高时见洞门开。
野菊生何处,寻香杖偶扶。
孤标犹讶绝,佳色旧知无。
老弄真成独,秋来不作疏。
孤形将影住,一臂与谁交。
矫矫志欲竞,栖栖习恐浇。
江山一得手,风月尽归瓢。
激楚嗟难和,霓裳更可同。
更阑朱鸟下,声断碧云中。
稍歇沾花雨,还吹落帽风。
帷幄谋谟帝眷深,殿头鸣玉领缨簪。
著来锦绣宫裁蟒,捧出骈蕃御赐金。
促召每闻忙人夜,留欢刚得暇逢今。
满座春杯岂厌深,百年嘉会此冠簪。
却惭葭质叨依玉,永荷洪炉得铸金。
廊庙声华公振古,虞周礼乐圣逢今。
德星明处画堂深,咫尺烟霄喜盍簪。
扈圣竞瞻阿阁凤,得贤宁羡隗台金。
西江文献元称盛,东里勋名复见今。
夫君起西蜀,谒帝陈琅玕。
妙龄赐上第,声名动朝端。
遂令海内士,啧啧称才难。
昔行湘江曲,万竹青琅玕。
低枝荫水石,高叶拂云端。
幸适心赏趣,宁辞行路难。
大地山河属司马,云阙岧峣都洛下。
夕阳亭上已卖国,无与东门长啸者。
铜驼荆榛不成春,华林转眼为樵薪。
欲细腰围强忍饥,早知作计太憨痴。
从今百斛收螺黛,学取风流半额眉。
佛狸已死北人传,虏马饮江谣故年。
只有昭君怨青冢,他时心事付鹍弦。
懒掷粗疏地上金,绝知环佩响璆琳。
歌功颂德今时事,侧听诸公出正音。
筑坛拜将一军惊,初识淮阴胯下生。
能读父书成底事,可怜世上逐虚名。
岷江剑栈总宁居,闻道边头亦晏如。
猛士云屯方贾勇,胡儿莫送讲和书。
年衰渐涸玉池津,拟丐明窗一匕尘。
底用趋风防六耳,须知对影已三人。
高情政喜追灵运,饱学那容欠大春。
饭了意行忘远近,翛翛老眼入疏梅。
愁边赏味平生剧,乱后横斜几度开。
胜韵撩诗频呫嗫,冷香薰梦破咍台。
一雪度腊寒不春,风光淡然溪谷滨。
清湖读易月当午,乌石挂庐梅照晨。
未借流膏耕沃野,聊乘爽气款苍垠。
披卷疲劳亦暂停,相携款睇聚闲庭。
绘图细阅吴生品,茗碗分评陆子经。
榜帖未应凭主第,文穷端已送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