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移入神气一毫端,汉有狂奴在素纨。


异日桐江来物色,羊裘好与故人看。

飞白轻云益有神,颊毫添取逼天真。


长教居士传金粟,益使裴公作玉人。

春蚕乞吐笔端丝,焦墨痕中布色迟。


又作吴装缣素上,维摩天女两花枝。

岩泉置我未为非,更写婵娟伴少微。


吴氏当风高士带,曹家出水美人衣。

三十重过好写真,不愁朱渐夺精神。


尽君七尺吴淞绢,画取离骚一后身。

两世名家作画师,黄荃父子及徐熙。


太仓顾氏今神妙,待诏金门有虎儿。

山村道人今老矣,徒有虚名落人耳。


梦中谁记版筑夫,画像虽多终不似。


偶来招隐九锁山,隐侯试笔开生颜。

怀德思人始绘容,不缘斯举理难穷。


兔园何有安民迹,鹫岭兼无护法功。


名姓不传勋阁上,仪形徒入梵祠中。

迁笔褒扬逸少书,孤风拂拂起襟裾。


孝心知睹英灵在,世系元承福庆馀。


永向净居同相好,任从深谷改丘墟。

徐生画人不画鬼,点目加毛必佳士。


迩来下笔更逼真,勿论山僧及童子。


会貌诗人孟浩然,便觉灞桥风雪起。

误著儒衣到骨穷,儿童拍手笑衰翁。


钓鱼艇子今无恙,置我五湖烟雨中。

欲貌卢溪真面目,非儒非佛亦非仙。


莫将踏碓卢行者,唤作骑驴孟浩然。

颜苍发白少精神,传得泉南老病身。


莫著金章著蓑笠,丹青写出更须真。

如生小小真,犹自未栖尘。

褕袂将离座,斜柯欲近人。

昔时知出众,情宠占横陈。

湖海浮名山泽形,漫劳图史付丹青。


裴卿独笑非冰鉴,方朔虚疑是岁星。


事可告天惟自信,志期希古不遑宁。

我家种梅三百树,恼人不特香如雾。


阶前花影二更来,月光到处纵横住。


几回欲画嗟未曾,李君能事乃尔能。

名士号天碧,传家由道玄。


常于多暇日,每纵写凌烟。


妙笔知吾子,峨冠识进贤。

天下几人能写真,胡生年妙艺绝伦。


自云惯识卿与相,炳炳生面图麒麟。


青鞋布袜春雨馀,朅来访我南湖滨。

秋扇已弃物,寒衣还催装。


偃息觉寒侵,客况入渺茫。


宿疢不时作,难恃筋力强。

鸡鸣风雨故人稀,几复风流事已非。


回首天涯唯汝在,相逢朱沈倍依依。

云间二妙不可见,一客山阴正独游。


别有怀人千里外,罗兰玛利海东头。

汉宫九重类天居,宫中美人粲璚琚。
姱容淑态意非一,网户文窗烟雾虚。


就中绝代称明君,锦江波浪巫山云。

园深台榭秀。
畅绣户朱檐,凤箫声逗。
芳宴开时,中坐庞眉诗叟。

庐陵写真谁最良,昔有昌叔今孙郎。


风流未觉前辈远,远有意气能专扬。


家临官道青山下,白日垂帘绝潇洒。

巍楼必欲称元龙,须写褒公与鄂公。


鹤毳鸡肤吾老矣,只宜蓑笠钓船中。

三度除书下七闽,勒回深愧北山文。


劳君为写山中相,要与邦人识使君。

相将寻壑复经邱,漱石何妨更枕流。


得法龙须随七祖,休官郎将继牛头。

家居只在仰山傍,自笑痴蝇冻守窗。


也解分身千百亿,从来一月印千江。

欲作青原挂搭僧,传闻米价逐时增。


绕腰三篾非难事,空腹何能念葛藤。

幅巾短褐雁行秋,不照青铜不倚楼。


今耄昔童无异性,世间寒暑任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