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三釜贵及亲,万户岂吾愿。


君今二千石,荣禄尚何论。


而况蜀汉间,相望两宿顿。

识公七年前,青衫骑破鞯。


送公七年后,金章大州守。


穷达反掌耳,置之勿复论。

志学今经六十年,招提仍对旧山川。


令威化鹤重来日,顶似初颜雪被肩。

锥末藏铦利,刀头惬寝兴。


为郎非白首,补郡有高能。


交分看前辈,离愁愧老僧。

战伐惊前日,安危决此时。


诸侯今有望,万里子何之。


市骏甘求骨,呼鹰苦待饥。

彭城事事似南都,顷岁曾分刺史符。


吏治甚惭前有召,民谣更愧昔无襦。


最思凤沼凤凰集,还见雁池鸿雁孤。

春风吹杨花,杨花乱江湄。


中有使君船,双桡倚涟漪。


少驻一杯顷,容我成此诗。

华发萧萧旧秘书,木天图籍几勤劬。


莫教作郡江南去,天子时时幸石渠。

白石子,读书白石之山,自小放迹烟霞间。
十八挟策于明主,万言入奏开天颜。


飞腾咫尺绝霄汉,倏忽羽翰生尘寰。

侍御还持刺史符,赠君那得一言无。


莺花别泻春杯满,诗卷催题夜月孤。


宽猛抡才须子产,东南何地更姑苏。

使君朝著久,暂出守名城。


只羡黄堂贵,能忘粉署荣。


编民瞻□履,候吏引麾旌。

昔贤居海陬,幽潜有遗址。


简编不复存,培塿尚堪指。


三年不窥园,西京称董子。

夏寒江涨水平天,花映朱幡草色鲜。


舟楫济时新五两,威仪行部旧三千。


兵销渤海人驱犊,云吐中嵩地涌莲。

专城未四十,露冕始南游。
马首过江远,蝉声到郡秋。
宣风成美俗,临水见清流。
襜帷寒散九河冰,南去云山郭里登。
江郡风流新守出,帝城佳气旧都凝。
桃花潭水流春谷,鱼浦人家接宛陵。
文章小陆更高名,五马聊为剖竹行。
钟阜地形江阁近,宛陵溪色郡斋清。
谢公自有青山兴,楚客元多白雪声。
高台本宜春,君行亦宜秋。
宜秋正南望,苍苍烟雾浮。
秋色理征传,轩骑从诸侯。
季秋氛气敛,天宇旷澄明。
樽酒送远客,税驾出林坰。
层轩四望起,万里秋阴生。
蚤岁登巍第,即潜正黑头。
一封忧国虑,五马便乡州。
笔底平生学,胸中康济谋。
万里徕西蜀,声华振士林。
匪躬无近援,圣主作知音。
已破奸邪胆,方劳抚字心。
十年谁遣不宁侯,麇奔鸟散十七州。
馀州蹙蹙能几许,史君今作载酒游。
诸公饮俊已濡首,眼前百事不挂口。
都人车马闹城闉,似惜民曹更牧民。
到处忠勤无粉饰,入朝言语有经纶。
只今次辅须贤帅,自古维城必懿亲。
绿鬓金章出上林,两朝献纳主恩深。
宫云晓映仙台佩,禁漏春移画省阴。
酒入骊歌魂易断,路随明月梦难寻。
郡当四塞似羌中,铜虎符分汉使同。
白水半从鱼窍北,青山多在马盘东。
洞天可蹑仇池远,栈阁谁开陇道雄。
朅来东省共为郎,畿辅君行绾郡章。
正借张纲平海垒,谁云汲黯卧淮阳。
万家畚锸防河急,十道均输转饷长。
万里风云一据鞍,天边旌旆渡桑干。
酒人西送犹燕筑,使者南行尚汉冠。
翡翠越裳簪玉暖,荔枝炎海碗浆寒。
省郎四十已专城,忼慨何妨度岭行。
彩笔长安传赋草,铜符沧海借才名。
鱼龙久避戈船战,粳稻新收甲士耕。
急管娇歌醉月明,寒宵犹共秣陵城。
文扶八代潮州去,诗擅诸曹水部名。
南问舟航津树合,东看楼橹海烟平。
长安节序总堪怜,去住相看况别筵。
观出蜚廉朝紫阁,馆开碣石傍青天。
茅柴半落屠苏后,苜蓿羞供粉荔前。
四明白发船司空,喘息使君如不容。
自尔怕道四明守,问今何人休吓侬。
丹阳丞相苏公子,气和体正如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