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苏耽成道返,阿母大欢娱。


何意天边月,还为掌上珠。


白华长抱蒂,朱凤更将雏。

北马南船笑此身,归来已是廿年人。


敝庐乍到翻疑客,破砚相随不救贫。


风露惊心怜病鹤,关河回首叹劳薪。

庭前喜鹊乱栖鸦,知有邻翁酒易赊。


老瓦盆随田舍饮,半溪云属野人家。


莫将钓手遮西日,来倚危栏咏落霞。

世路成胶柱,我心如转环。


腰包无一物,脚板有千山。


独鹤归来晚,片云飞去闲。

锦水潮生挂席回,春城处处百花开。


柳营细雨酣诗战,铃阁清风递茗杯。


渐老不堪成久别,此身难得去还来。

昨暮问津去,仙源意可通。


但寻流水入,不见桃花红。


归路日将夕,逢君话未穷。

短世渊明醉,长愁子美歌。


高情谁复尔,久别公如何。


淡月初出浦,好风来扬蓑。

病叟山中观物坐,长官天上带春回。


琴堂未必淹三考,村酤犹堪共一杯。


彩翼云霄看得意,白头供奉愧非才。

旧游风月未应忘,到手新诗喜欲狂。


记得长安秋雨夜,三人灯下说西良。

芙蓉城郭,有羽仙骑鹤,来从何处。
曾拉茅君峰顶会,瑶佩随风吹去。
玉笈偷开,青囊拾得,笑看人间世。

岁华须鬓里,行色水云中。


南径寒花在,西山落叶空。


别怜今夜酒,歌续古人风。

吴客多流越,君寻古剡归。


民贫官棰急,岁歉米船稀。


岭鹿三丫入,溪鲈一尺肥。

解组归来,拟种秫、荒田采芝空谷。
散诞已无名利累。


野性颇同麋鹿。

游客久念还,道长苦难越。
解缆当麦秋,到家已菊月。
玉露凝寒条,金风飘素节。
八载去乡国,今晨始得归。
捷步入外闾,慷慨登中闺。
既旷家园聚,转念骨肉稀。
祇役在淮都,事已返旧疆。
旧疆八千里,乡路杳何长。
清晨至里门,车徒不敢张。
幽蓟归来鬓若丝,故园三径草离离。
慰人犹有篱边菊,强吐秋花满旧枝。
城郭三年别,风霜两鬓新。
穷多违意事,拙作背时人。
雁迹沙场信,龙腥瀚海尘。
宴坐聊为适性场,遍开尘箧治缣缃。
偷闲须撰斋中录,道帙儒经各有房。
柳市西头最远坊,归来先扫读书堂。
闲园别有风流意,无限苔花上石床。
落魄归来拟闭门,不堪下马正逢君。
英雄老眼摩相看,冷暖交情叹莫论。
愁重自伤增短发,话长偏觉易黄昏。
蒙茸万里解征骖,叙隔陈愁丙夜谈。
细数亲朋将减半,笑怜儿女幸存三。
梅花腊尽香先发,杨柳春来叶渐毵。
风尘一拂慰心肝,君别春卿已岁寒。
过岭叶飞声总脆,负霜鸿下迹微乾。
京妆说与持家妇,野服归逢到邑官。
庭邀皎月树含风,归客吟孤旧友同。
老丑自看诗益好,贤豪相待命犹穷。
白藤穿枕眠徐孺,龙眼推筐掷左冲。
拂尘坐来久,轻扬生绤衣。
半年几今夕,为客正东归。
露裛竹梢润,萤穿书幌微。
他年同上楚江楼,花绕春城小谢州。
翻手雨云人事改,跳丸日月岁光流。
霜空暮落能鸣雁,秋水风移不系舟。
八尺茅茨老竹林,细偿南北故园心。
一溪止水清涵月,三日行云薄酿霖。
归计欲成犹恨晚,醉愁无赖正伤今。
我家住锡麓,君家住吴城。
相去百里近,一日孤帆程。
君才日方茂,我鬓日已白。
征衣漠漠带风沙,暂得归来重可嗟。
在客每忧难作客,到家谁信却无家。
解装羞贳邻翁酒,借榻多分野衲茶。
浮江一苇秣陵归,万里轻装似陆机。
下榻龙池开旧社,趋庭莱彩拜慈闱。
朱弦奏调知音少,白雪挥毫和者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