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成名共记甲科上,署吏同登芸阁间。


唯是尘心殊道性,秋蓬常转水长闲。

我公四海不数人,小烦江西作好春。


落霞秋水只似旧,如何入笔事事新。


即今诸公方衮衮,一老不应闲里顿。

道合从人笑,情亲觉别难。


得朋何恨晚,到老几相看。


世路今逾窄,吾徒却自宽。

捧黄封诏卷。
随处是、离亭别宴。
红翠成轮歌未遍。

水晶宫绕千家,卞山倒影双溪里。
白蘋洲渚,诗成春晚,当年此地。
行遍瑶台,弄英携手,月婵娟际。

山水光中清无暑。
是我消魂别处。
只有多情雨。

羁游虽不闲,幽思亦相关。


今日经行处,他宵梦寐间。


松江云在水,茂苑树成山。

布帆犹带楚云寒,樽酒相逢桂未残。


明发又为千里别,故乡今日是桑干。

济上风尘盖始倾,即看雄剑气峥嵘。


异时陈纪犹难弟,今日吴均不愧名。


政就棠阴移大府,才高璧月掩连城。

君如吕安忆中散,二千里外轻一面。


我如廧女待成季,二十五年如过电。


无论心腑利断金,各讶头颅白于霰。

江北烟花是广陵,江南山水惟京口。


蕃釐观左一逢君,欲典衣裘取清酒。


飞桥十五首红桥,夹岸蘼芜渐及腰。

毵娑凤州柳,枝叶最垂垂。


絮向白头扑,花兼红粉吹。


年年分越女,处处寄湘累。

西山林屋畔,禄里旧成村。


地肺无秦汉,芝华有子孙。


仙人须佐命,白首未忘言。

传闻言偃宅,古井接潮波。


一片洗衣石,千秋生薜萝。


精华南国盛,文学大吴多。

吴船多六柱,一一受风凉。


藕是伤荷好,松惟阔叶香。


湖中鱼斗大,溪上酒城长。

勿复求当世,江东作步兵。


生前应自适,身后不须名。


千里莼长美,三江水复清。

昆山陶岘好,浪迹在云烟。


天性元麋鹿,人言是水仙。


风流君最慕,高尚世争传。

金昌亭下墓,传是汉梁鸿。


身似要离细,心因匕首雄。


凭君披宿草,与客溯高风。

麈尾平生物,兼之白鹭翎。


相贻惟皎洁,相赏更沉冥。


石气薰黄浦,湖光浴翠屏。

美尔多贤友,书中姓氏留。


明春来茂苑,之子识西舟。


王霸从无种,文章自有秋。

平生人事拙,名外得夫君。


有子随黄岳,无家在白云。


桃椎时织屦,西子每湔裙。

勇绝专诸子,当年学炙鱼。


人留刺客传,巷有伯鸾居。


庑下虽逃世,舂边亦著书。

亦是青青草,如何独有芳。


相知一渔父,欲去是清湘。


二女元仙姥,三闾亦楚狂。

君平休弃世,市肆亦容身。


黄老何须学,英雄自有神。


云生长水白,花发曲台春。

竹阴连水屋,荷气集池台。


南国佳人去,西园高宴开。


好风因树起,新月渡河来。

霜日寒如洗。
问梅花、经年何事,尚迷烟水。
梦著翠霞寻好句,新雪阑干独倚。

惟昔少年时,弹剑轻远游。
出门览四海,狂顾无九州。


献策天子赐颜色,锡宴出入黄金楼。

南来重上北来船,二月回思九月天。


眼见隙驹行易过,心同征雁去争先。


诗中旧路题曾遍,袖里名山写未全。

违山久似辞巢鹤,渡海深惭陷井蛙。


北顾未忘遵旧路,南行先上踏春车。


草鞋分得儒官俸,箬笠簪残野寺花。

对酒悲歌赋式微,行行重叹故交稀。


离弦一奏天应老,别鹤三声叶尽飞。


怀抱何人常按剑?


路岐怜汝独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