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努力避喧遭掣肘,强颜追好得嗔拳。


交情只有春风厚,千里随人不用钱。

薄宦驱人不亦劳,久纡章服碍爬搔。


何时归卧钟山石,荷插长随手种桃。

长檠当昼知无用,团扇经秋叹已陈。


我独不才端有似,五年泽国又逢春。

时序惊人翻手云,不禁风雨破除春。


岸容故故留花使,夜色明明助稼神。


异县逢人思故旧,长年作客见疏亲。

老觉身名雨后云,静看人事腊前春。


愁边痛饮真长策,诗罢高歌觉有神。


远想两生如可作,晚从三子更相亲。

唤曲生来,与常娥约,从太守游。
把玉箫声寄,萧关短笛,霓裳曲换,清塞重裘。
桂影飘摇,桐阴立尽,多少征人霜满头。

三数年来已倦游,只缘心迹不相谋。


深知我类虞翻相,莫怪人惊雍齿侯。


江国旧怀诗一解,吴乡新思酒双投。

问讯南州守。
怅吾生、今非昔比,后犹今否。
涉尽风涛凭个甚,一瓣心香在袖。

续仲宣、一赋小呼鹰,声名满荆州。
向宾筵游戏,毫端月露,皮里阳秋。
遍历文书刁斗,何患不封侯。

荡节将行,原隰尽、花毡铺白。
人羡道、青丝辔整,红蕖幕出。
宇宙中间无点翳,水天上下俱同色。

曲生来言,素娥寄声,偶阆苑游。
问去年今夕,逢余桂岭,前年今夕,见子菟裘。
何事尘劳,启人厌倦,痴兔老蟾因缩头。

玉龙飞下残鳞,千岩万壑皆填委。
乾坤一色,不知身隔,蓬莱几里。
疑是瑶英,盛开元圃,被风敲碎。

洛川已矣不复见,斯地岿然犹独存。


九仞成功忍亏篑,百年种德在深根。


依稀旧燕空梁语,俯仰飞鸿踏雪痕。

从渠旧隐擅清修,我爱吾庐溪上幽。


一幅霜林长短树,几湾烟苇去来舟。


买鱼酿秫作新节,招鹤访梅迟小留。

杰阁耸层霄,几度晓风残月。
同是鹓行旧侣,慰十年离别。


一杯相属莫留残,试倚阑干说。

老去休嗟见事迟,苏郎有语不当疑。


惊看渠学非前日,悔奉公游已后时。


褦襶只今还自笑,膏肓从昔更谁医。

世态休论黠与痴,宾鸿社燕各随时。


稍令有地堪容膝,可复从人再炙眉。


不愤寒梅呈素面,自怜老桧剥苍皮。

久将农圃学樊迟,欲赋三都愧左思。


尚喜彭城汉夫子,肯加湔祓与新诗。

蒲团枯几度春秋,自笑沐猴骑土牛。


奇病撩人仍止酒,问君何计可攻愁。

涪翁所传法,皎与日星俱。


举世沦燕说,看公走郑巫。


至音常想像,戆腹谩模苏。

食蓼不知厌,雕签逾十年。


唯蕲一语契,不必万人传。


凛凛元刘上,骎骎晋魏前。

未能形德似支离,行学由来恨力微。


罔利唯羞陟龙断,可言宁念卧牛衣。


高材幸遇同忧乐,公论相投壹是非。

紫诏催还二月天,清台颁历涉三年。


高文昔冠群儒首,异政今为两蜀传。


此日旌旄度危栈,何时舟楫济长川。

软语霏霏过夜分,程文都已辨专门。


香焚龙脑神还健,书检蝇头眼易昏。


驺从传呼金阙晓,星辰环拱紫垣尊。

裁句清如李谪仙,挥毫放浪近张颠。


偶于贡部同官责,更向诗坛擅将权。


戏笔谩追丹桂旧,报言还愧木瓜篇。

虽知自古有言酬,倍获佳篇却重留。


袭璞固宜资一笑,报瑶何意足多求。


词源浩若江河注,笔力成如造化秋。

画船同出汴渠湾,天末云收数点山。


共应辟书离魏阙,谁持别酒唱阳关。


闲论浙右经年事,此去胶东几日还。

耐冲晓雾狐裘密,乱踏寒霜马蹄逸。


遍行属邑敢惮劳,乐岁偿逋民易出。


云间想恋双旌色,跋辔长坡首频侧。

凛烈寒威著寝衣,中台独宿夜分时。


郎潜已叹斑冯鬓,幼学空思下董帷。


直舍孤灯生晕浅,禁垣清漏送声迟。

东亭清集幸相娱,暮角声休尚柅车。


冷淡莲光灯夕后,微茫桂魄雨天馀。


交谈自喜高情合,投老还嗟乐事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