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昔闻颜光禄,攀龙宴京湖。


楼船入天镜,帐殿开云衢。


君王歌大风,如乐丰沛都。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几日春风自在颠,谁家相唤上秋千。


难留花住那堪雨,不奈天寒更禁烟。

燕梁夫妇几时归,养得新雏总解飞。


投老卜巢犹未定,可怜人不似乌衣。

落絮天慵草渐匀,最迟红药又成尘。


苦无黄鸟能歌舞,连日春阴闷杀人。

西施乳白鱼供箸,樊素唇红果荐新。


不恨江干春晼晚,旅庖犹是慰愁人。

韦郎诗淡少人传,贪看仙书不爱眠。


闲磨小团新样月,拨灰重试古龙涎。

洛红闻说烂如霞,应著青油密护遮。


莫剪姚黄供老眼,使君头白懒看花。

长安市里人如海,静寄庵中日似年。


梦断午窗花影转,小炉犹有睡时烟。

花到酴醾欲尽时,一春已是燕游稀。


旧来持酒听歌处,乞与东风燕子飞。

北湖看雨两春馀,忘却渔村笠泽居。


去岁莺花犹是主,今年须鬓不胜疏。

东君无意惜花残,留得青山隔雨看。


可怪天公不怜客,绿阴成后却春寒。

北湖泛空明,移舟泊沧渚。


篙师暗理楫,宛转到深处。


回流抱绝巘,长烟曳轻素。

临水迟佳客,碧尽天边云。


心期殊未来,且复偶细君。


援琴松满耳,添酒月入樽。

北湖境自舒,水迥山更碧。


雪衣故飞来,照影共清白。

渔笛悠悠,鹭约拳拳,棹歌还唱西塞。
凭将十里黄金缕,结得香罗双带。
绿绕裙拖翠羽,青锁山凝螺黛。

北山万仞罗翠屏,下有湖水镜面平。
山影静倒千丈碧,波光冷浸一天星。
自有此湖知几岁,居人日日常经行。
月色云容小槛前,幽怀堪写使君筵。
十年奔走风尘隔,此日根□雨露偏。
郎署才名司马著,长官清节县人传。
论心尊酒十年前,不尽高怀更此筵。
藩伯滥陪吾岂敢,文星傍照我何缘。
灯花细细开还烬,漏箭迢迢坐复传。
粗疏犊鼻却闲身,莫道吾家北院贫。
自是江湖钓竿手,不妨烟水却知人。
纹楸圆玉斗清坚,阵马云屯绝复连。
坐据胡床消永日,此身今逐地行仙。
东山歌扇圆荷动,北海琼酥竹叶开。
笑擘轻红堆玉碗,冲尘亦有荔枝来。
碧摇虹影桥横水,翠漏林光日薄山。
本绝机心成野步,却惊鸥鹭不知还。
真有鬼谣藏古锦,曷须尘阀眩鸟衣。
但看湖上波光里,不欠当年小院归。
芙蕖照水晚妆明,彩鹢无风自在行。
争席要人相尔汝,新来翻为玉浆惊。
乌鹊飞来绕树孤,数声更鼓响城隅。
仰看月到天心处,正是幽人归北湖。
读书聊尔只欲眠,半世浪比边孝先。
白头来煮阿弓糜,偶然甘寝如许奇。
醍醐酥乳无上味,方我饱眠方掩鼻。
从教白浪长浮天,脚跟饱踏吴江船。
晋人初不知祖令,拍手施与龙山禅。
画舟摇曳泛空明,满酌流霞倒玉觥。
山鸟亦知游乐意,夕阳高处两三声。
访古空遗迹,叉鱼旧有亭。
苔封荒径绿,草没断碑青。
老树根横水,寒芦叶满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