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一听玄音下竹亭,却思窗雪与囊萤。


只将清净酬恩德,敢信文章有性灵。


梦历山床闻鹤语,吟思海月上沙汀。

一宿兰堂接上才,白云归去几裴回。


黛青峰朵孤吟后,雪白猿儿必寄来。


帘卷茶烟萦堕叶,月明棋子落深苔。

喷岚堆黛塞寒碧,窗前古雪如白石。


临岐约我来不来,若来须拨红霞觅。

红豆树间滴红雨,恋师不得依师住。


世情世界愁杀人,锦绣谷中归舍去。

常忆将吾友,穿云过瀑西。


有碑皆读彻,无处不相携。


柽桂株株湿,猿猱个个啼。

晓色千樯去,长江八月时。


雨淙山骨出,槔擉岸形卑。


野水畬田黑,荒汀独鸟痴。

南北虽无适,东西亦似萍。


霞根生石片,象迹坏沙汀。


莽莽蒹葭赤,微微蜃蛤腥。

岛香思贾岛,江碧忆清江。


囊橐谁相似,馋慵世少双。


鼍惊入窟月,烧到系船桩。

晚泊苍茫浦,风微浪亦粗。


估喧如亥合,樯密似林枯。


地峻湖无□,潮寒蚌有珠。

匡阜层层翠,修江叠叠波。


从来未曾到,此去复如何。


水庙寒鸦集,沙村夕照多。

岛上离家化,茅茨竹户开。


黄桑双鹊喜,白日有谁来。


担浪浇秋芋,缘滩取净苔。

芦苇深花里,渔歌一曲长。


人心虽忆越,帆态似浮湘。


石獭衔鱼白,汀茅浸浪黄。

楚国茱萸月,吴吟梨栗船。


远游无定所,高卧是何年。


浪卷纷纷叶,樯冲澹澹烟。

见说面前峰,寻常醉亦登。


雨馀多菌出,烧甚古崖崩。


觅句曾冲虎,耕田半为僧。

锦绣谷中人,相思入梦频。


寄言无别事,琢句似终身。


书卷须求旨,须根易得银。

白石峰之半,先生好在么。


卷帘当大瀑,常恨不如他。


杉罅龙涎溢,潭㘭石发多。

双峰百战后,真界满尘埃。


蔓草缘空壁,悲风起故台。


野花寒更发,山月暝还来。

大块下坠成匡山,秀作中天五青莲,十二万纪搏云烟。


元气小漏长庚颠,秀作人间一青莲,绡霞酿露六十年。


两雄相得非偶然。

栗杖出匡顶,百中无一枝。


虽因野僧得,犹畏岳神知。


画月冷光在,指云秋片移。

万峰苍翠绕舒城,中有琳宫似上清。


侠客剑寒腾虎气,仙人笙响作鸾声。


到山定及朱桃熟,归洞应多白鹿迎。

外物尽已外,闲游且自由。


好山逢过夏,无事住经秋。


树影残阳寺,茶香古石楼。

忆别匡山日,无端是远游。


却回看五老,翻悔上孤舟。


蹭蹬三千里,蹉跎二十秋。

红霞青壁底,石室薜萝垂。


应有迷仙者,曾逢采药时。


桃花饶两颊,松叶浅长髭。

紫霄兼二老,相对倚空寒。


久别成衰病,重来更上难。


径危云母滑,崖旱瀑流乾。

面面烟霞护草堂,千峰遥堕子云床。


琅函尽敞三坟色,玉轴新开二酉藏。


藜火夜寒回太乙,桂丛秋远梦淮王。

仰天一笑,踞紫霞峰顶,横吹铁笛。
万古苍厓飞雪练,垂作银虹千尺。
五老庞眉,九仙鹤驾,来与君争席。

气秀情闲杳莫群,庐山游去志求文。


已能探虎穷骚雅,又欲囊萤就典坟。


目豁乍窥千里浪,梦寒初宿五峰云。

仙人休吹紫鸾笙,听我一曲匡山行。


青莲居士读书处,至今石室丹霞明。


龙泉西南百馀里,四面峥嵘翠峰起。

停棹望匡岳,几非人世间。


两月江中水,十年湖上山。


风波行欲尽,岩壑终当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