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西方龙君嫁龙女,雷车彭彭载风雨。
神奸夜邀髑髅语,碧草无光愁露渚。
鲛人献绡珠泪泣,鸾裾行烟翠痕湿。
上国兴王地,神州避暑宫。
规模三代廓,声教万方隆。
至正儒科复,留司造士充。
吴生阳羡溪头住,岁晏扁舟载雪归。
江上坐看双桨去,天边目送一鸿飞。
岂无稚子烧桐叶,知有幽人候水扉。
迅雷宵昼雨盆倾,雷既收声雨亦停。
原溉极蒙三日下,海收尤快一时晴。
莫于俯仰愁空乏,间有侵蟊亦告成。
满望烟霞望欲迷,横天寒色正凄凄。
家家爆竹送残腊,处处村人归旧蹊。
独有英雄催上道,偏随新柳历前堤。
志骄气满可怜人,乡里痴儿未足嗔。
钟鼓归来成一笑,老梅檐角正含春。
离离星斗满璇霄,席上频闻犬吠骄。
谩道酒杯须一醉,胸中磊磈不能浇。
悠悠岁月去如梭,富贵人生奈汝何。
过眼已应天夺魄,樽前且赋考槃阿。
崖岛忠魂化海涛,潮州荒墓峙东皋。
沧瀛落日龙鼍吼,原野秋风禾黍高。
运世半归孔壬坏,古今独见圣贤劳。
山人住山如山禽,闻声能识阴与晴。
今朝不闻一鸟语,寂静更觉茅檐深。
拥褐高眠意殊得,人事那愁随日出。
元宵既过庙市收,燕九空巷为郊游。
诗人渊居念气类,广坐设食勤命俦。
酒家逐时有代谢,风味依旧宣南留。
逭暑谋人山,涉郊顾畏暍。
梦回快得雨,檐滴晓不歇。
多君挟雨具,到门趣膏秣。
纯皇民事重坊庸,频对西山驻六龙。
一代池台忍芜废,百年树木尚葱茏。
出林亭敞凉宜夏,随锸泉生冻过冬。
山灵不愠我来迟,急雨回风与洗悲。
破刹伤心公主塔,坏墙掩泪偶斋诗。
后生谁识承平事,皓首曾无会合期。
海天阔处云来,龙山唤起痴龙睡。
灌畦松土,浇花添润,流膏满地。
滴滴杨枝,多多稌黍,一场欢喜。
怪琵琶促拍,诉幽恨,总缠绵。
听塘外轻雷,花梢骤雨,拨断凄线。
无端。
五云扶辇下清厢,宝帙初开第一章。
旋卷班联回广殿,稍留笑语萃公堂。
紫霄近侍连镳过,黄发元臣照座光。
灊高夙所仰,妙想嗟未圆。
邂逅一麾出,安舆奉华颠。
骎骎涉胜境,获缔香火缘。
官道月瞢瞢,微云弄薄晴。
居人闻犬吠,行客问鸡鸣。
王者化无外,公家事有程。
崇祯三年秋,九日风色美。
陈子呼我来,烂醉黄花里。
语我十日后,介眉酒方酾。
难中此日逢初度,岳降曾逢生甫申。
雷雨经纶占大手,风云遭际愧贤绅。
伊周事业应无分,黄夏渊源却有真。
野老难忘故国恩,年年恸哭向江门。
南徐郭外三停棹,北固山头独怆魂。
流水滔滔何日返,遗民落落几人存。
年年今日强登高,独立南峰北向号。
漫野玄云天色晦,美人黄土我心劳。
虚疑杨柳牵愁绪,不忍沧浪鉴鬓毛。
与君定交初,乃在乙酉春。
是时杨贵竹,开府京江滨。
其性颇好客,客来多俊民。
桐城姚氏。
竹叶亭边地。
阅世生人人阅世。
城西地迥。
门掩蓬蒿静。
燕子归来巢乍定。
秉烛相看梦寐如,鼕鼕街鼓报更初。
觥船棹后旗枪罢,小别还留兴有馀。
斑驳新霜点鬓丝,廉夫老去倦支颐。
玉山宾客休腾笑,铁笛当筵试一吹。
剧爱琅琊王长史,席间麈尾散风怀。
海东亦出栽花手,准备春来醉眼揩。
旧家门望盛何阳,早岁才名远擅场。
今日拍浮沧海上,阿谁能识鲁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