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灼灼妖姿斗蚤芳,频年老眼见寻常。
多情不待东风暖,燕赵红颜委雪霜。
征车远来下,寒菊对时芳。
离离菊叶青,灿灿菊英黄。
菊英上茶瓯,菊叶照月光。
细雨度秋山,菊花黄欲坠。
送远多苦心,一洒寒江泪。
寒江千里程,新月湛江明。
幽幽江畔草,漫漫江外路。
客子上归舟,相思渺无度。
相思不可期,相见知何时。
忆昔十载前,同立程门雪。
杨柳揖春风,梧桐映秋月。
一岁旅燕城,多荷君提挈。
萧瑟秋声感慨馀,年来白发不堪除。
诞辰喜伴松萝宴,风月偏添水竹居。
旧学传箕归二仲,高才授简羡相如。
七祀空山客,如蚕不出匡。
一惭宁不忍,群吠果何妨。
将勿怪头换,幸非同谷亡。
睡起西窗午正蹉,小春天气尚融和。
颠狂绝笑檐前蝶,不道残阳已不多。
白泖扬帆驶急流,荻花枫叶渺沧洲。
江潮夜走重关怒,吴榜朝喧估客愁。
落日冻云迷泽国,朔风吹雪上征裘。
隙地乾坤迥,微阳草木衰。
猥承朱履倒,旋报白驹维。
东郭襟欢接,茭亭食允宜。
檐日晚尚明,野烟昏已满。
禁城柝递深,人海声遥缓。
大噫一以息,寒邻百相款。
七载重来觐阙庭,金门辨色又疏星。
百忙岁月蓬壶旧,九折山溪蜀道经。
敢望微官邀特简,何期薄绩达聪听。
野草芟余岭壑明,稚松都似盎中生。
天然棐几宜清供,高处云涛作雨声。
时有真香通妙趣,偶留勺水助躬耕。
霜叶如花易失时,凋疏犹胜但空枝。
归鞍拣作斋头供,后夜风狂自下帷。
出门伤世变,行路觉吾衰。
海月萧森夜,风林叫啸时。
潮涛生故习,陵谷后遑知?
廿载输顽石,崔嵬是旧姿。
我生虽晚,叹时光草草。
今日也成鬓须老。
这五洲中外、同戴君王,可不见,天上凤衔书到。
弦歌谱在,更含情无已。
瓠瑟牙琴饫同嗜。
况和鸣相应、雄风雌凰,演一则,同度君臣乐志。
朝簪甫脱,看龙优虎劣。
伯字为霜仲为雪。
有飞云峻阁、面圃闲轩,底梦想,天上楼台高绝。
图呈益寿,尽搏人黄土。
同隶补天女娲宇。
听华封三祝,尧母峣峣,胪吉语,萝衮例邀恩遇。
怪煞双丸,电掣波翻,底事如驰。
记忘年可友,衡方齿少,南邻觅阮,咸亦肩随。
顾我殊惭,目伊何似,谢树临风玉两枝。
秋草蓬门,剥啄谁欤,起我闲眠。
惊故人远访,翻疑是梦,清尊重把,私怪何缘。
昨岁东亭,别君九月,弹指花黄又一年。
不数当时突火枪,熙朝武备制尤良。
发机连毙逾垣盗,飞弹双歼能语狼。
威烈嘉名恩肇锡,斗星妙用习毋忘。
响晨窗、渐疏落叶,空阶还凝寒雨。
停云静咏虚堂悄,惯送雁边愁去。
闲记取。
去国心难恝,徘徊马首迟。
真逢宵旰主,况际太平时。
老病天应鉴,行藏世不疑。
风撼千林木叶摧,冰霜国里早春回。
一枝参透乾坤缊,生意都从小雪来。
摘玉蕊梅,泛金叶蕉,祝公寿龄。
算今年比似,常年更别;翠烟红雾,香霭门屏。
凤诏云霄,龙光牛斗,辉射南州孺子亭。
别离一何久,迢递阻音形。
重上君子堂,相见眼终青。
君颜尚冰玉,我鬓已星星。
不到东湖便十年,短篷还得泛霜天。
千林脱叶风如剪,万里无云月满弦。
照影婆娑吾老矣,可人潇洒故依然。
直到巢峰最上头,旋磨崖石看诗留。
重来转觉寒松老,三十六年前旧游。
行彻云烟到上方,青林深壑对重冈。
山中底处饶风月,要著江州一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