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


还须却置莲花漏,老怯风霜恐不鸣。

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恭。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两苍龙。

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


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

古邑居民半海涛,师来搆筑便能高。


千金用尽身无事,坐看香烟绕白毫。

日华长在红尘外,春色全归绿树中。


花发鸟啼常走马,故人不见酒樽空。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


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


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

我是钧天梦觉人,忆来松下是前身。


老僧何去袈裟在,落叶斜阳满室尘。

孤客秋易伤,嘶蝉静仍续。


佳晨亦已屡,欢会常不足。


禅地非路岐,我心岂羁束。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蘋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风昼人游少,沙郊马并行。


穿花寻野寺,冒雨出春城。


骨肉新伤泪,宾朋远至情。

楼閤倚清妙,春寻景未斜。


听莺到竹院,并马入桃花。


不倦登山屐,犹迟泛海槎。

出城春渐近,到寺日犹高。


野望增楼閤,沙行散竹桃。


吏情双白鸟,世故一青袍。

不赴城南约,遥传寺里篇。


看花吾未老,出郭偶无缘。


簇马低春日,啼莺隔彩烟。

莎岸松门溪寺幽,日高烟雾隐林丘。


城居出郭应难数,旅适逢春可自由。


青嶂白云晴入座,落英飞絮远随舟。

漠漠溪田半草莱,曾闻此地起楼台。


黄金歌舞有时尽,赤县轩墀何日开。


高阁俯阑惊鹳鹊,古碑看字剔莓苔。

老树交加荫小舟,数声啼鸟寺门幽。


湖山此日无穷意,都付先生一倚楼。

七夕无缘一尽欢,水南秋月爱谁看。


眼中岂少欧阳子,却羡夷陵旧判官。

久别猿啼寺,流年劫逝波。
旧僧归塔尽,古瓦长松多。
壁藓昏题记,窗萤散薜萝。
南溪不到已经年,溪上高丘坐渺然。
日夕千峰悬片雨,城秋万木起寒烟。
人归洛社真堪隐,地入桃源自是仙。
山中尽日无人到,竹外交加百鸟鸣。
昨日小楼微雨过,樱桃花落晚风晴。
市声幽鸟几相呼,指点前村认有无。
初见江山怀子美,更因楼阁梦姑苏。
惯看渡口飞桃叶,细结篱根护木奴。
不到南山逐胜游,新诗题遍柳公楼。
须驱尘世蚊虻暑,唤起云天雕鹗秋。
盏斝献酬依未荫,笑谈喧寂间川流。
帝城清晓。
见彩凤衔来,九重丹诏。
宠溢弓旌,光生轮帛,云有圣恩宣召。
娟娟佳月挂南楼,萧寺真成秉烛游。
火树忽惊新节物,春衫不趁旧风流。
公方高卧追三已,我亦狂歌发四愁。
出自西门入北门,南回东转逐村村。
轻黄浅绿饱经眼,却得归来细细论。
南寺桥头缓缓归,却来高阁更迟迟。
水边白鹭双双立,树杪乌鸦个个飞。
寒风昨夜动天起,春色今朝入眼浓。
桥北斜斜柳垂绿,岸南细细草生茸。
岸头欣欣木向荣,岸下涓涓春水生。
晴日暖风无俗客,故寻野径逐溪行。
正月一日思悠哉,水边尽日意迟回。
岂无俗人一杯酒,不作区区城里来。
病愤无凭写,翻然试一来。
谁知丘壑性,畴昔斗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