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寻源探穴上林丘,宛似愚溪柳柳州。


树拥千头争地出,江分一股抱山流。


阴堂阁雨云生屋,晚浦收潮草泛舟。

一水如绳,两山如翼,绿野如绣。
松院干霄,筠庄枕浪,揽尽溪山秀。
水南水北,竹舆兰棹,来往月宵花昼。

海神游戏千林昏,近山枫栎丹黄分。


船头着处翠阴重,屐齿一过留苔痕。


邻翁酌我苦短昼,下夜为尊起为寿。

山蹊黄叶从过满,石案苍苔不用除。


坛上古松岩畔竹,切须留伴老僧居。

春雪欲垂地,春水縠纹浮。


乱山无人到,梅花供客愁。


轻风侧乌帽,韶序欺白头。

崒嵂穷头与汉齐,谽谺深处著招提。

居焉若寝琼为室,登者如仙玉作梯。

云窍旁通吞日月,烟萝倒拔挂虹蜺。

氤氲犹积气,肤寸忽层阴。


甘雨新来足,青山旧隐深。


随缘酬万物,闻早遂初心。

南山有虎不避贤,君乃以手摩其颠。


北山有鸟文彩鲜,君之毛羽何翩翩。


昔人曾忌直如弦,况有高才朝士前。

平生爱山苦趼足,况此对面美冠玉。


也曾杖屦极跻攀,稍度湾埼转虚曲。


径踏青螭脊上行,所历渐高山渐束。

观彼南山小众山,霜明红树碧云寒。


馀清入座把不尽,积翠浮空染未干。


漠漠只愁晴雾隔,霏霏休待夕阳看。

种瓜一亩间,榛蔓苦翳之。


雨深苗未抽,恻然令我悲。


侵晨行荷锄,芟刈亦忘疲。

金鞭勿复挥,古来事如此。


仲连破聊城,辞爵归田里。


子房定汉室,言从赤松子。

我心空自摧,太息今与古。


上山多饥鸢,下山多猛虎。


道路寂无人,日暮楚三户。

行行入南山,蘼芜日以深。


不见津亭吏,但闻鼪鼯音。


夕阳犹在树,谷风起中林。

巢父无名子,相对语瓜田。


夜闻李都尉,醉猎南山前。


射杀白额虎,飞鸟落青天。

三日三夜雨如注,黯黯沉沉还弗休。


黑云如山压厚地,广衢积潦堪行舟。


中庭忽漫成陂塘,蛙黾蜌螷喧两厢。

绕屋一湾流水,隔溪数点青山。


白云有意相待,野老无心自闲。

春早天边雁侣,日斜江上园林。


闲共渔樵问答,就中得趣谁深。

南山有池,溉田山下须用机。
何如陈侯泽,膏雨徐徐民不知。


南山有龙,岁旱必祷而潜通。

急雨喧茅屋,流云弄夕晖。


莲衣疏更脱,萤火湿犹飞。


夜久渔将入,秋来客未归。

清风竹林下,宛见南山翁。


高节真无比,芳尊那与同。


海涛生枕席,花月隐房栊。

短棹辞喧聒,长林坐阒□。


岸明花绕舍,畦暗水通潮。


陶令何曾返,庞公不可招。

南溪白云白如练,万壑松萝对山县。


幽人结屋溪上居,稚子过庭能读书。


清流美竹秋潇洒,棐几明窗日闲暇。

秋风木叶下庭皋,眼底南山突兀高。


倚马成篇知独步,屠龙挟技笑群豪。


未应涧谷藏名迹,终见云霄起羽毛。

一段南山画不成,王维天趣与经营。


水清盘石思垂钓,花落荒村见偶耕。


青嶂白云仙掌迥,淡烟疏雨辋川明。

携家自爱鹿门耕,避世何须谷口名。


黄菊正开扶短杖,白衣不至对空罂。


隔溪渔笛随风细,何处牛歌起月明。

红尘不入种花源,白发高居曝背轩。


耕凿谁知当世事,桑麻时共老农言。


疏篁野水分三径,古木寒烟自一村。

道人放笔起峥嵘,一片南山割眼明。


秋老层崖黄叶遍,天清幽墅白云生。


振衣便欲乘风去,采药还随入谷行。

南山一片秋色,老子半间白云。

他日瓢中酒熟,竹林风月平分。

南山雨过未成泥,自起携锄种药畦。


屏迹免教时论及,虚心真觉物情齐。


鱼知涧藻须深入,鸟畏风枝不受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