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八月水平湖,映断峰、小岑黛绿新染。
鬟雨更连宵,圆沙没、丝禽旧痕寻遍。
柳根凉浸,烟梢低蘸鱼床浅。

人柳乍三眠,听流澌、废苑春光才晓。
腊雪未全消,寒沙外、半旧苔痕谁扫。
东风几日,鸭头新涨冰钱小。

放舟南浦草萋萋,子又东流我又西。


怪此豫章城上月,清光千里共分携。

天在玉壶中,自唐年、已照旭川春晓。
杨柳绿于人,青钱外,依旧浓烟梳扫。
田田弄影,风裳入夏迎苏小。

花外小红楼,古今来、堆得离愁多少。
唐代辘轳声,吟香地、元九韦皋曾到。
枇杷翠晚,玉人魂断生秋草。

年年春梦,叹主人、浑不异卿卿。
花外双双来往,玉剪剪愁生。
诉尽玳梁身世,算香巢、未定已清明。

相如病较,料春山、横黛镜华明。
叶叶花花当对,绿意逗红情。
识字早关忧患,判头衔、世外署田更。

山花笑客,笑春来、门外即春明。
惹得檀郎吹笛,千种玉关情。
树树淡黄杨柳,雨和风、搅梦到三更。

松架满庭芳,嫩晴天、隐映多罗窗晓。
璎珞一团云,蜂声闹、苔上凤靴人扫。
玲珑透雨,淡阴筛出明珠小。

新雨淡黄生,占了娇莺,已报枝头春晓。
烟叶逗双眉,红楼上,依样麝煤轻扫。
东风力软,小蛮生就腰支小。

一水沁诗心,坐扁舟,天容绿遍秋半。
烟树满城南,玻璃皱,消得酒痕风软。
从来此地,少陵一一经行惯。

秀极信能奇,乍凝眸、烟水迷离如许。
波路旧归帆。


遥情在,落月霜天笼曙。

幽路入花天,闹红深、恰共中仙乘兴。
花外小红亭,无人到、亭外绿荫千顷。
疏烟淡日,木兰愁绝馀香凝。

南浦縠纹生,是昨宵雨痕,新黛吹染。
一碧暖溶溶,天涯路、江郎暗魂销遍。
伤春刻意,旧情羞学回波浅。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
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
酒市渐阑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

鸿雪偶然留,证前因、抟沙争可常聚。
琴剑一身轻,飘然去、长揖旧时鹓鹭。
万缘是幻,泥人只有情难诉。
软翠泛迢迢,是绝佳、春江设色图谱。
老我卧烟波,沙堤上、常狎睡鸥拳鹭。
拖蓝染黛,无端荡起愁千缕。
烟水衬平芜,转眼来、春光茜媚如许。
一色染青袍,勾挑起、多少客愁离绪。
王孙去也,萋萋总是伤心处。
簿领初为建水栖,移官南浦又沈迷。
溪山转处人烟隔,惟有黄鹂一样啼。
大寒冰雨何纷纷,晓行日临江吐云。
得风舲舸故相逐,异港凫鸥还自群。
浦南蓼洲春欲动,岸西雪山晴未分。
款垒因王化,投荒荷主恩。
官为供廪饩,诏许挈儿孙。
瘴雨凋胡服,蛮乡引塞魂。
携来吴楚百川秋,并入西江一水流。
江水流秋秋欲半,秋江对客客多愁。
蝉如有恨藏朝树,鸥自无心出暮洲。
解缆长江口,回头思黯然。
封疆一川隔,烟霭两州连。
水鸟飞沿渚,江豚跃傍船。
江淹送客伤心处,万里人从蜀道来。
柳已三番见秋色,萧萧双鬓若何哉。

刘翁泯泯已新鬼,孙子飘飘犹旅人。

诗酒旧游谁在眼,江山回首自伤神。

招魂拟向横阳道,有梦长飞霅水滨。

何人更卖云卿屦,我昔曾过孺子亭。
欲写别离非此日,西山南浦认丹青。
杯行渐尽,便天涯,芳草送征轮。
此去看花得意,休念酒边人。
不是马前风雨,是临岐,别泪洒纷纷。
南浦归帆暮。
喜重看、螺江烟柳,鹤汀云树。
画栋朱帘歌舞地,风景已非前度。
望里江光明似镜。
一叶孤帆,摇曳斜阳影。
听水听风愁未稳。
君卿老去,掩蓬蒿、不谒五侯门。
道是今年秋闰,箫鼓满花村。
才说平阳脂餤,又天香、桂子落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