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银河泻地,似钱王万弩射江潮。
十二巫云尽墨,谁念楚鬟娇。
又似轻兵出塞,渡冰河、铁马晚萧萧。
羽檄分兵控上流,时传烽火过邻州。
楼船半渡旌旗晓,胡马欲来江汉秋。
淝水投鞭真浪语,幄中借箸有奇谋。
寒潮乱拍滕王阁,暮雨横江呼鹊鹤。
江豚拜浪长比人,芙蓉玉箸双双落。
乱苇残葭水外看,秋衣未制已迎寒。
肘后悬壶出楚畿,行寻灵药报春晖。
曾过庐岳观仙杏,又向罗浮振羽衣。
秋色乍听孤雁度,乡心有逐片云飞。
水兼九山南过村外,以入于海。
而沟塍畎浍,隐翳竹树间。
春时桃花盛开,难犬之声相闻,殊有武陵风概,隐者停云子居焉。
如此好溪山,羡云屏,九叠波影涵素。
暖翠隔红尘,空明里、著我扁舟容与。
高歌鼓枻,鸥边长是寻盟去。
早秋烟水带云山,江上扁舟信往还。
潮力渐随青草短,野心元共白鸥闲。
爱谈旧事消残暑,赖有青尊破老悭。
草堂高人好奇古,手卷画图横尺五。
云是简君之所为,历历西山与南浦。
雁原鹤岭纷孱颜,春水乱入螺蛳湾。
一幅山光满素屏,多君共有水云情。
未须结社营茆屋,已见谈空拥化城。
千树暮云遮鸟道,半塘寒水浸秋萍。
一卷锦囊诗,赌黄河,几处旗亭曾画。
琴剑倦依人,氋氃鹤,个是竹林流派。
浩歌归去,两肩风月无牵挂。
南浦桥边水,还来泊我船。
江深寒雨足,山远暮云连。
贾客波波市,帆樯簇簇烟。
海角亭前秋草路。
榕叶风清,吹散蛮烟雾。
一笑英雄曾割据。
清时未得言逃禄,冷节何堪赋采蘋。
高阁朱阑怀帝子,长堤碧草迟佳人。
莺花南浦舟中酒,冠盖东郊道上尘。
大江三千里,南浦最伤情。
江流日夜深,是侬泪所成。
何处最伤情,南浦西江渚。
不忍见南浦,是我送郎处。
豫章南浦北,送郎下江舶。
何用识郎舟,沙棠青丝䋏。
豫章南浦南,送郎下江帆。
何用表离意,茱萸绣领衫。
关情南浦路,生别已凄然。
风雨怀人地,江湖哭友年。
斗间气已没,稷下誉长悬。
参军鲍照,爱携蛮榼趁秋光。
来值芙蓉城主、逸兴满潇湘。
走马大堤沙软,到鸡园、竹下拥胡床。
屏营歧路,听无情羌笛奏骊歌。
极目遥遥杨柳,浓绿满关河。
试问伤心何事,为临风、无计挽鸣珂。
晴意袅游丝,过清明、年光寄在杨柳。
欺鬓恼东风,工薰染、惟许绿波痕透。
无言抚镜,惜花岂为相思瘦。
天气正清和,庆西乾、释迦如来出世。
毓质向金盆,祥云布、层霄九龙喷水。
东传震旦,正令此日人人记。
一箭舜弦风,向晓来、轻寒初报麦秀。
蝶股歇花须,韶光老,莺声倦闻呼友。
池塘绿暗,数竿粉节天然瘦。
稍栖牛屋欲何依,客似前洲伐荻归。
岭外魂惊书后梦,河梁泪洒别时衣。
渡江讵意逢袁叔,入洛犹能共陆机。
陆贾装轻共北归,扁舟冲雪雁同飞。
谁知此地三人别,却向姑苏望少微。
六花飞满菟园中,枚叔挥毫自国工。
江上挂帆千里去,兰台今借大王风。
远别伤春日,襄阳路更西。
习家池尚在,堪听白铜鞮。
嵩少何年出,遥寻庞德公。
宁知高士宅,只在鹿门中。
交深淹旅泊,共宿楚江干。
雪积征途远,波惊客梦残。
饭牛天欲曙,枕曲夜犹寒。
春水载侬舟,问闲愁几斛,称量应晓。
蓦见远山青,斜阳外,犹似妆楼才扫。
出门长记,眉心皱比眉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