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中举头望日边,长安不见空云烟。


归来长安望山上,时移事改应潸然。



管弦去尽宾客散,惟有马埒编金泉。

世路苍黄总是愁,暮年须得小优游。


如今渐觉知心少,剩种青青伴白头。

发已星星带已宽,徐卿犹自客长安。


家山竹好无由看,漫种庭心一两竿。

薛涛笺上相思字,重开又还重摺。
载酒船空,眠波柳老,一缕离痕难折。
虚沙动月。

父殁名随泯,诗存世莫传。


敢求大手笔,为写小园篇。


词翰成双美,光华照九泉。

词林根柢须人品,四海声名谁藉甚。


金华真是第一流,好泛扁舟著宫锦。


向来奋舌动天意,不怕惠文霜凛凛。

穷居无岁年,老梦得迂朽。


永托山水间,东西事游走。


幽幽铁桥花,怅望未得手。

渐花事了,数寒食清明,断红香冷。
人家绿暗,晓树后堂枝并。
行到荒台废井。

鸂鶒鹭鸶相对闲,落花芳草雨斑斑。
清歌一片云中起,知是吴姬荡桨还。
洛中曾为看花行,彩槛移春尚满城。
君自兰台称赋客,可令江左似东京。
毫州只数薛家园,闻道延州红最繁。
记得汴都三十种,尽归周国宪王门。
习池今在小长干,魏国传来紫牡丹。
不用新红临水照,醉时还倒接䍦看。
乌衣巷口问王家,池籞轻风一驻霞。
抹摋长安春色里,南来犹忆曲江花。
脚蹴南楼咫尺间,手摩八咏境全悭。
东西合抱两溪水,远近平分千里山。
但见孤鸿渺天际,更无野马隘人寰。
晴雪禁梅蕊,春风袅竹枝。
美人应失笑,记得卷帘时。
亭亭空外云,蔼蔼云中山。
云山苍茫自今古,江湖游人时往还。
黄金台前杨柳枯,奚奴青丝提玉壶。
将军射虎不射石,石作於菟能没镝。
翻然再控弓不力,俊鹘豪鹰眼前失。
两泉后先今抗行,何物使之令人惊。
老钝安能济中兴,知君此意每推诚。
邦人虽喜天心格,农夫预忧禾耳生。
秋后竹阴侵簟冷,梦回蛩响杂阶声。
东溪主者杨将军,少年领兵多树勋。
心将富贵同流水,身以承平住白云。
闻道云深是溪处,扶桑直对门前路。
宝树君家旧有名,一盆香竹又天生。
芬芳不让芝兰臭,馥郁浑同梅菊清。
凤尾影摇空翠湿,虬枝晴拂瑞烟轻。
强整双鬟说后期,相盟不在已相知。
来时休落春风后,却漫嘲侬子满枝。
初合双鬟触事羞,离筵酌酒强回头。
纵言眼软偏饶泪,莫道心痴不解愁。
妾愿为云逐画樯,君言十日看归航。
恐君回首高城隔,直倚江楼过夕阳。
一梦巫阳乐已穷,三年犹复怨匆匆。
倏云骤雨成何事,未必三年抵梦中。
君住江滨起画楼,妾居海角送潮头。
潮中有妾相思泪,流到楼前更不流。
世上无情似有情,俱将苦泪点离樽。
人心真处君须会,认取侬家暗断魂。
更欲樽前抵死留,为君徐唱木兰舟。
临行翻恨君恩杂,十二金钗泪总流。
君去东山踏乱云,后车何不载红裙。
罗衣浥尽伤春泪,只有无言持送君。
离歌三叠最关情,不省从来此地闻。
早是春残心事恶,落花阴里更辞君。
忆泛郎舟共采莲,今来挥泪送郎船。
回书傥寄新翻曲,湖上何人为扣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