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濡需附势几崩奔,独抱离骚细讨论。


万事只凭方寸去,刚风元不隔天关。

屋角春声几样翻,勾牵春梦绕丘樊。


三桃二李成阴早,恨不安仁老灌园。

雨过桃花尽处源,庭前新绿长芳荪。


目前点检燕支篆,手汲清泉洗着樽。

一帘风雨搅黄昏,归思无边客倚门。


乌贼江鱼潮后市,龙山渔浦渡头村。

藉地残花五色茵,东风来去寂无痕。


馀香不肯污尘土,留得蜂房活计温。

缡褷瘦鹤耻乘轩,踏遍莓苔十亩园。


欲下横塘还决去,涨痕一尺晚来浑。

曲折宫墙日影方,堂深人静似山梁。


斫榈叶底梅花老,次第风光到海棠。

忠孝全家法,清修极道腴。


雍容调庶政,谈笑靖边隅。


许国心犹壮,安时貌不枯。

忆荷公车荐,多惭识面求。


惊心异生死,倒指十春秋。


国士怀青眼,门生慨白头。

益部烦分陕,金陵起御戎。


逢时身已病,忧国志弥忠。


廊庙吁谟外,丘园梦寐中。

海内推耆德,朝端蔼直声。


金辉馀烈火,玉价自连城。


正色消群枉,高风耸后生。

甲第依香火,栖心不离禅。


颐神虽绿野,纪绩自凌烟。


荣观丹丘外,真游弱水边。

正人一脉系安危,温公身事亦付医。


此身强健无著处,不如枕卧看儿嬉。

江左知名许叔微,公来示之衡气机。


天下呻吟尚未息,公持肘后将安归。

正人一胍系安危,温公身事亦付翳。


此身强健无着处,不如枕卧看见嬉。

弱柳千章锁凤楼,春风送客不胜愁。


杜门重忆十年病,束发谁先天下忧。


消尽壮心吾自老,惊看歧路子何求。

玉牒书成已六年,东游曾记此周旋。


千龄令庆亨嘉会,二府新分造化权。


咫尺云天依日月,斯须霖雨浃山川。

迂疏那可作治中,闲事归来却不慵。


晓炷佛香聊作观,晚投社饮亦称侬。


荷衣制就身宜著,菰米收成手自舂。

石湖仙伯住吴门,事业文章两足尊。


南北东西曾遍历,焉哉乎也敢轻论。


桂园柳色金丝织,笠泽桃花锦浪翻。

天上神仙白玉京,烟花缭绕凤凰城。


端门日上红云动,太液春寒绿水生。


封事晓当香案奏,奎星夜接泰阶明。

上苑东风珂佩鸣,宫莺初啭隔花声。


天清北口烟尘净,云去西山雨雪晴。


畿甸居民瞻奉使,衣冠国子拜先生。

日月垂光照海滨,东南声教属儒臣。


九天雨露金瓯重,万里山河玉烛新。


田野年丰多贡赋,江湖秋静息风尘。

落网从前一念斜,崖州前定复何嗟。


万山行尽逢黎母,双井浑疑似若邪。


行止非人十年梦,废兴有命一浮家。

我识今朝李翰林,十年隔绝飞寸心。


素书每逢双鲤得,云路欲倚长梯寻。


翰林昔参建炎政,想见中兴人物盛。

名传蔡国冠儒林,二百年来庆泽深。


同德允为贤相法,醉经端向古人寻。


稍提阙里西河意,尽扫桑间濮上音。

峙玉层冰莹肺肝,秉钧风节素岩岩。


交河谕旨师无战,榆塞宣恩俗旧衔。


成算已功休大树,洞章咏志发幐缄。

海色琉璃照我肝,何疑飞电掣晴岩。


山留画鹢风从怒,珠炯翔龙夜亦衔。


莲社经徒能摘句,玉川茶兴自开缄。

昔年壮气激肠肝,锦带吴钩鄙隐岩。


喜试轻裘裁白纻,笑追落日试重衔。


愁随草色人千里,谁附文期信一缄。

世间群盗脍人肝,避地方图水石岩。


客有绿林嗟路阻,书无黄耳欲何衔。


雨推溪柳金方重,春入江梅玉半缄。

龙顾初闻辟纵观,尽收清胜閟高寒。


四围列岫飞云静,十里平湖碧照宽。


麈尾有言皆灌顶,尘中无路不惊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