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访菊连番约,东篱趁未残。
海天风雨骤,裙屐往来难。
独酌不成醉,怀人时倚阑。
执手意无极,欲言心转忘。
至人退即进,我法柔为刚。
存道固存拙,不卑亦不亢。
载酒西湖便赋诗,胥涛终让海邦奇。
功成磨盾需材急,事遇盘根利器知。
六代文章华国具,百年忠孝读书期。
新承简命紫泥封,人在吴山顶上峰。
秋老湖心亭畔月,梦回天竺寺前钟。
十年宦海鸥同况,一片婆心佛见容。
将家贵冑正英年,报国驰驱著祖鞭。
捧檄事同毛义喜,留宾驿见郑庄贤。
诗无俗骨堪呈佛,吏有冰心已近仙。
六桥烟柳古馀杭,蟋蟀微闻葛岭旁。
放鹤亭空芳草外,骑驴人老落花中。
西陵松柏怜苏小,南渡河山奠岳王。
汉京形胜枕雄关,指顾山川一掌间。
地险半开函谷月,天青惟见首阳山。
中官赐剑来何疾,司马麾戈去不还。
廿载仰鸿名,南来幸识荆。
忘机同海客,尊义缔寒盟。
霖雨时需切,东山望不轻。
隔城遥望处,秋水正依依。
煮石烟犹冷,乘桴人未归。
调饥思饱德,同饿喜分薇。
旧传指下十三声,银甲当楼按拍明。
听到换头哀艳处,寒螀疏雨豆花棚。
众峰环一峰,地轴高屹
公勿自疑应自许,此事今稀良近古。
青鲸跋浪入重溟,下视万鱼空呴呴。
金貂玉蝉非性分,曾不羞惭谓天与。
五更淅淅鲈江雨,青山入梦神先舞。
一身乞得一家惊,忽把衣冠挂神武。
妻孥童仆何足计,独绕庭阶心口语。
良吏诚难得,闾阎免渴饥。
无襦歌五裤,有麦喜双歧。
交谊能终始,浇风赖转移。
镫残漏尽未停披,一卷淋浪白傅诗。
独坐浑忘通夜永,相看又是十年迟。
青衫江上人还健,红板声中酒莫辞。
下马城东寺,衔杯夕照亭。
参军须尚紫,骑省鬓无青。
厨夜停斋鼓,溪风动塔铃。
丰碑纪功日磨砻,谀墓之文苦充栋。
谁欤日星照两间,其人其文交引重。
涑水学术醇乎醇,古三不朽萃一身。
笙歌满路酒盈卮,父老攀辕惜别时。
生佛愿教长作主,春风易惹远相思。
一清已觉人难效,五载都嫌住未迟。
蛇幻残碑纪,龙光古剑腾。
谈心诗酒客,合掌水云僧。
树老空胸腹,山重露脊棱。
掷剑寒潭里,蛟龙不敢腾。
参禅惟有佛,入定已无僧。
壁古诗留迹,碑荒笔起棱。
故人有子字三弥,七岁能为五字诗。
肯共而翁逃宋派,不妨学杜得其皮。
避兵也署陶江集,临帖居然北魏碑。
八景居其一,诗人论沸腾。
开心方见佛,无发岂真僧。
竹榻经多蛀,苔碑字有棱。
双旌淩风翔,桂棹亦已整。
福星方北移,欲挽何由请。
万姓送河干,将语气先哽。
石藓河梁女萝碧,生小深闺苦离别。
柳丝摇曳不可攀,忽忽行期又今夕。
中堂夜饮杯何迟,裙屐少年各赠诗。
河水何茫茫,云是牛女渡。
君志在四海,去增无回顾。
昂头日月低,举目烟霞护。
月出楼阴静,天晴露气微。
蛩声断复响,萤火起还飞。
隐吏遗朱绂,山光上白衣。
山翁亦有意,招引过邻家。
系马惊林鸟,催厨馔野麚。
一镫先好月,杂果间疏花。
康乐游山信,先期报敝庐。
宿春供野饭,晨扫净荒厨。
径仄猿相引,云深虎伴居。
民生七十有六岁,亲所见闻五十令。
敝庐咫尺耳目真,一一俱能记其政。
圣朝法肃无奸食,抚绥加意江之南。
十里松阴径转微,探奇客至款荆扉。
泉声入户晴犹急,峦翠如烟湿不飞。
妙语欲争山影秀,钝根恐落箭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