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莫羡仙家有上真,仙家暂谪亦千春。


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树人。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
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
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

西风先自无消息,忽上青林报秋色。
天高月明露泥泥,团扇已从蛛网织。


蛩螀何苦不自聊,入我夜床鸣唧唧。

凭高有客沾襟,苍茫胜迹空延伫。
榕阴不断,鹧鸪飞上,越王台树。
香浦鱼沉,珠江雁杳,花田无主。

花前鬓影,被东风吹上,一丝丝白。
算只浮家堪位置,第一飘零词客。
果掷迷香,鞭遗软绣,弹指成遥隔。

一江月色静如秋,空向云堂照独愁。


隔水歌声来远艇,断桥镫火出高楼。


支离瘦骨千峰下,潦倒春心五夜头。

清晖高楼连翠微,清晖主人常下帷。


春帘半占和烟卷,秋笛三江带月吹。


楼扉正对三江水,半占青山落乌几。

雀环名家清白后,才情德祖尤孤秀。


石麟玉虎从天送,骥子龙驹堕地走。


安仁弱冠文如江,百斛龙文力可扛。

名山说着便精神,夜束腰包晓问津。


老去尚能夸健足,从来不信有闲身。


岭梅开日匆匆别,岳雪消时处处春。

初别君,齐昌去。
再别君,泷西住。
去年支杖入罗浮,今年渡海随烟雾。

会日愈惊离日远,怡山转见白云边。


干戈不限三千里,须鬓徒嗟十六年。


雁影久虚寒碛外,棣华重绽暖春前。

同出师门愧弟兄,烽烟几岁梦魂惊。


悲离已作他生事,悼往终伤此日情。


白鹤何年归华表,黄岩依旧在湓城。

凡马慕骐骥,努力思远行。
置之跛驴中,咫尺遂自矜。
学者所虑远,欲并扬鸾鸣。
朝参行脚偈,言义不酬心。
念欲闻清梵,何曾惮远寻。
入门孤磬发,登阁五云深。
七旬彼此对堪怜,病里回思一慨然。
少小精神皆敝尽,老年岁月任推迁。
常怀旧学穷经史,更想余闲力简编。
君家事教养,诸子学军旅。
岂不背道驰,放任观听与。
家贫资菽水,岂必在尊俎。
野性非有期,兴发每孤往。
晨曦众鸟鸣,晞发及林爽。
浮花下清流,心迹与旷朗。
濯濯山头木,轧轧机中丝。
道以无用全,抱奇良可危。
持以语当代,泯焉无人知。
自昔有道侣,弃职作散仙。
误落尘网中,忽忽六十年。
会心不在远,脱略遗真诠。
去年此日,桂花影里,好句坐秋阴。
今年此日,桂花何在,欹枕一秋心。
卷帘还起,何来明月,窥梦到孤衾。
恩命朝承下日边,西风重上潞河船。
行旌晓拂林梢露,短棹晴冲渡口烟。
远汉清秋寒雁度,孤亭斜日酒旗悬。
征衫慈母手亲缝,忍使门闾望眼空。
让我一廛三径外,哭君两代十年中。
文章抗手无馀子,得失惊心问塞翁。
书生命薄人争科,如此收场料亦难。
一第全凭心血博,浮生只作镜花看。
凉添玉杵衣方寄,梦入金闺骨已寒。
文章水月妙空明,让尔金鳌顶上行。
梦想京华音信杳,身归梁苑去来轻。
尘容旧改君难识,白发新添我亦惊。
虎踞龙跳两少年,文坛鏖罢笑开筵。
我听衙鼓为尘吏,君咏霓裳列众仙。
迹判云泥原是命,帆悬沧海各凭天。
上林华盖逼,宫署紫垣开。
疏阔经时序,淹留惜酒杯。
仙人栽杏去,学士看花来。
圃因春雨种,竹自昔年移。
云影常依石,春泉已满池。
望中情未极,花外立多时。
新火营寒食,他乡展物华。
暧云将燕子,春色上桃花。
自进贤人酒,何劳妓女车。
宫馆凭孤旷,幽林眼底生。
药畦晨露重,茶灶午风轻。
酒许麻姑送,羹从海客烹。
祠庙出东城,风云拱百灵。
神光通御阙,天影抱彤庭。
隙地多幽事,芳辰聚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