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入诗人意,巴歌和者稀。


泛湖同逸旅,吟会是思归。


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

敛板捧清词,恭闻侍直时。


暮尘归众骑,邃宇舍诸司。


华月先灯至,清风与簟随。

三月二日风日暖,千家万家桃杏开。


白日少年骑马过,红雨满城排面来。


共君且须饮一斗,处世不必歌《七哀》。

江南三月万花柳,北固山头一回首。


东风吹绿扬子江,滟滟江波泻春酒。


况乃又是清明天,元从一饮三百钱。

绕堂松竹散扶疏,枕带江山美有馀。


神物化龙同剑浦,双溪成字类桐庐。


朝云夜月随时好,栖鹭飞鸥迥自如。

连璧英姿总一班,樽前且斗此时闲。


狂言不禁仍多酌,醉舞何知复下关。


烛烬销花沉夜漏,风声入座起酣颜。

劈面相迎,一篙破、绿波秋涨。
凭寄语、吴门客到,旧游无恙。
贻我一编冰雪句,忆君知已云霄上。

不是山林非市朝,槐阴满眼送萧条。
公行已在青云上,乃肯吾邻共寂寥。
陋巷本非朝市喧,亦无车马到吾门。
清风对客忘朱夏,流水令人思故园。
道曲柳阴低白昼,天涯月色照黄昏。
里巷吾真孟母邻,齑盐知不笑清贫。
风云只恐公飞去,那肯淹留寂寞滨。
凭高一望散忧忡,摇落山川恨不穷。
十里松门同谢客,三年江夏识黄童。
天寒远树投归鸟,日落残霞没断鸿。
凤皇不出几何年,莫怪山花惜杜鹃。
一样春风好毛羽,回头曾管蜀山川。
花开难得年年看,住近须还日日来。
古壁危阑自颜色,不烦高筑凤皇台。
鹅城西畔入龙渠,茂宰闲邀出郭车。
画里云山偏过鸟,镜中菱荇不潜鱼。
斜阳隔岸通樵唱,明月当空照客裾。
三月三日风雨暖,千家万家桃杏开。
少年白日骑马去,满城红雨拂面来。
共君且须饮一斗,处士不必歌七哀。
夕烟如雨滃山脚,烟际园林隔层幕。
遥灯一点透微红,正月花枝闪萤爝。
路穷石子横塘角,小门轻响迸鱼钥。
入寺昏烟敛,双桥竹涧通。
僧归残磬里,客梦乱山中。
灯暗窗沾雨,枝喧鸟堕风。
梦寐三十载,仿佛两厓间。
浴日惊鲸波,柱天思鳌山。
非高亦非深,所忆殊跻攀。
厓客怒涛寻丈起,中有柱石磊然砥。
从前世变竟若何,亘古天植真如彼。
吁嗟南渡事已非,宰臣奸回迷国是。
我朝重劝典,春秋崇明祀。
贤侯修厥常,静嘉叶笾簋。
郁郁祠畔松,湜湜涧中芷。
艺祖弘开基,仁厚植国纪。
列宗绳其武,宽仁日重累。
武功良未振,声容焉足恃。
泛泛渔舟去,桃源路未赊。
一双鸥立石,几点水流花。
麟脯何须擘,龙团信足夸。
钟鱼出林杪,一庵洵幽独。
城市得山林,身疑入涧谷。
门围枳棘篱,树老头已秃。
沪上少竹石,亭榭亦罕遇。
芙渠更稀植,美人徒遥慕。
小阮招我游,云有境堪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