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霜花作钱缀芳草,折荷送客邪溪道。


荷干叶老障啼鸳,不及梅花弄清晓。


折却梅花赠所知,娥江东边舜江西。

驿路照金鞍,微霜润菊寒。


秋风隔一岁,春色满长安。


宫酒听莺醉,林花入帽看。

明年此时节,意气何扬扬。


但遣马蹄疾,莫愁花路长。


几多青楼妇,认取旧檀郎。

病懒青山意自如,颇惭文似负吹嘘。


无论孺子曾悬榻,犹忆中郎旧授书。


茂苑棠成初惜荫,武陵花发不通渔。

弇山堂北四株棠,梦雨离云欲断肠。


却道异时无剪伐,飞花曾藉使君觞。

缥缈楼头玉万家,使君曾此泛流霞。


莫言鸿爪须臾事,幽谷犹残琪树花。

愁遣玲珑唱别辞,欲攀杨柳尚无枝。


习家池馆从如旧,第少山公白接䍦。

袖中諌草带霜华,迁客风流莫浪嗟。


何必汉廷饶绛灌,古来才子傅长沙。

曾沾拂拭与群髦,回首垂髫已二毛。


斗色旧为雷焕剑,风尘今愧吕虔刀。


峰过衡岳鸿偏晚,水入湘江鲤更劳。

去年中伏在南园,同听清泉引绿樽。


今日诸君又高会,独嗟移疾卧西轩。

名园霁宿雨,春日正和柔。


花香泛草际,竹影摇清流。


鸣禽自往还,游鱼时沈浮。

满眼山川感旧游,依然野水自横舟。


一樽长照古今月,两鬓不禁天地秋。


有屋有田清颍尾,自蒲自柳曲江头。

一年好景橘黄时,骤冷惟应瘦骨知。


吠犬频繁堕霜叶,栖鸦不定战风枝。


炉何必试手可热,文未能成鬓欲丝。

墓祭非经古未闻,年来拜扫隘车尘。


谁怜原上千年冢,且醉樽前百岁身。


榆火欲燃行客晚,梨花不减故园春。

可惜韶光过眼明,一分流水二分尘。


杜鹃声感客中客,蝴蝶梦飞身外身。


一滴清明寒食酒,万家红杏绿杨春。

何代标金刹,层崖半倚天。


松门低落日,石窦泻鸣泉。


野旷寒烟积,山高细路悬。

昔我曾游地,青齐控海门。
城开莒子国,路出穆陵原。
良牧声初起,交亲谊独存。
海畔三千里,君今赋北游。
瞻天来上国,结客慕名流。
骤列冠裳会,宁甘水石俦。
青禽竹上弄毛衣,飞上檐头唤不归。
清景每于诗里见,羁愁惟到海边稀。
僧回古殿山矾落,客散空斋蝙蝠飞。
絮云初擘未成衣,笑踏青莎桥上归。
诗酒堪过春日永,莺花却恨海山稀。
竹间弄笛留人住,麦外游丝绊鸟飞。
少年着意作中秋,手卷珠帘上玉钩。
明月欲上海波阔,瑞光万丈东南浮。
楼高一望八千里,翠色一点认瀛洲。
天涯人未归,飘然江海上。
客心蓬任风,归路萍随浪。
青云少知己,白日多罹谤。
春晚寒不已,节候差季孟。
木行怯初阳,水官恣馀横。
滂沱连月雨,愁叹斯民病。
海门自与碧天通,独驭灵槎远向东。
一道银潢秋浪白,三洲金刹日华红。
龙吹花雨惭闻法,鸟语云樯喜报风。
山阴文会才三日,怀阵迹都如扫。
郁郁葱葱,融融溢溢,和气偏薰瑶草。
春光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