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鍊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边已。

雨露难忘君念重,电泡易灭妾身轻。


金刀已剃头然发,玉管休吹肠断声。


新戒珠从衣里得,初心莲向火中生。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

鸾声窈眇管参差,清韵初调众乐随。


幽院妆成花下弄,高楼月好夜深吹。


忽惊暮雨飘零尽,唯有朝云梦想期。

信陵名重怜高才,见我长吹青眼开。


便出燕姬再倾醑,此时花下逢仙侣。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闻。


逶迤绕清洛,断续下仙云。


泄泄飘难定,啾啾曲未分。

寂寂花宫月,何人吹玉笙。


响从银汉落,清遏彩云行。


夜静疑天籁,更深入梵声。

几日诗魂,不知燕子归何处。
止多落絮与飞花,换了门前路。


曾采幽芳题句,况湖山,顿伤心素。

旧曲闻来似敛眉,料应只恨赏音迟。


梨园传得新翻谱,着意参差竹里吹。

不教朱粉污天真,长对菱花顾影频。


但把蛾眉扫来淡,尚嫌不似虢夫人。

心情犹在未收时,却顾花闲影渐移。


不道春来添几线,日长只与睡相宜。

非关古井不波澜,只恨银瓶一掬悭。


欲助长流御沟水,再教红叶到人闲。

倚风无力见温柔,初下喧天羯鼓楼。


犹向花阴理新曲,君王不惜锦缠头。

数幅云笺自卷舒,试教落笔看何如。


休将彤管题闲句,正要班姬续汉书。

休言三尺是枯桐,大抵声音与政通。


曾得王君意中事,便从弦上和薰风。

袖里纤纤只合存,如何春笋不嫌髡。


金钗坠后无因见,藏得开元一捻痕。

一夕秋风雁过声,铁衣辛苦向边城。


将军不用和戎计,双杵休辞月下鸣。

霓裳舞罢戴星冠,手握匏笙下广寒。


一曲南陔声未歇,随风吹入采云端。

月姊三更下碧城,灵匏一奏八风清。


此声不与缑山别,鹤吹遥应杂凤鸣。

十二金簧对月明,由庚谱作步虚声。


何因不鼓湘娥瑟,空抱双成缱绻情。

飘飘蕙质出风尘,皎皎长空月一轮。


何事不随嵩岳去,齐门空作滥竽人。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当年子晋学吹笙,学得丹山两凤鸣。
只愿凌风归碧落,不图代日恋周京。
一朝邂逅浮丘子,鹤驾飘摇羾元始。
此夜山中月,当年鹤上人。
众情无不总,吹断洛城尘。
问子游何远,而今曲尚新。
鳌背三峰水殿虚,天香吹满六铢衣。
青禽忽报麻姑信,独是吹笙月下归。
森森羽节导云軿,鸾背微闻缥缈笙。
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湿燕支红。
玉桃花片落不住,三十六簧能唤风。
烟痕似雪。
有瘦萤几点,飞上衣褶。
料理银簧,坐对瑶天,黄昏韵事幽绝。
巾袂翩翩鹤背仙,玉笙吹满泬寥天。
碧桃花上春风度,应是人间五百年。
卷地东风暗落花,倚风聊侧帽檐纱。
十分春事多成梦,半百年华只谩嗟。
诗酒纵凭知己诮,才情浑好著谁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