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春好游衍,处处芳菲积。


彩舫入花津,香车依柳陌。


绿杨烟袅袅,红蕊莺寂寂。

枕上觉,窗外晓。
怯朝光,惊曙鸟。
花坠露,满芳沼。

曙月渐到窗前,移尊更就芳筵。


轻吹乍摇兰烛,春光暗入花钿。


丝竹偏宜静夜,绮罗共占韶年。

暂辞长老去随缘,候晓轻装寄客船。


佳句已齐康宝月,清谈远指谢临川。


滩经水濑逢新雪,路过渔潭宿暝烟。

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


禁署独闻清漏晓,命书惭对紫泥新。


周班每喜簪裾接,郢曲偏宜讽咏频。

共嗟王粲滞荆州,才子为郎忆旧游。


凉夜偏宜粉署直,清言远待玉人酬。


风生北渚烟波阔,露下南宫星汉秋。

闲庭无事,独步春辉。


韶光满目,落蕊盈衣。


芳树交柯,文禽并飞。

春风半,春光遍。
柳如丝,花似霰。
归心劳梦寐,远目伤游眄。

五代武弁侍明光,辍佐中权拜外郎。


记事还同楚倚相,传经远自汉扶阳。


离堂处处罗簪组,东望河桥壮鼙鼓。

缄题桂阳印,持寄朗陵兄。


刺举官犹屈,风谣政已成。


行看换龟纽,奏最谒承明。

雨歇风轻一院香,红芳绿草接东墙。


春衣试出当轩立,定被邻家暗断肠。

檐前晓色惊双燕,户外春风舞百花。


粉署可怜闲对此,唯令碧玉泛流霞。

兰桡画舸转花塘,水映风摇路渐香。


任兴不知行近远,更怜微月照鸣榔。

随风柳絮轻,映日杏花明。


无奈花深处,流莺三数声。

崇饰山园孝理深,万方同感圣人心。


已闻东阁招从事,每向西垣奉德音。


公府从容谈婉婉,宾阶清切景沈沈。

露洗百花新,帘开月照人。


绿窗销暗烛,兰径扫清尘。


双燕频惊梦,三桃竞报春。

太子擅元良,宫臣命伟长。


除荣辞会府,直宿总书坊。


露湿幽岩桂,风吹便坐桑。

江空秋月清,月出秋江明。


水月自相得,乾坤谁与争。


作亭赵员外,属记李先生。

云雨轩悬莺语新,一篇佳句占阳春。


银黄年少偏欺酒,金紫风流不让人。


连璧座中斜日满,贯珠歌里落花频。

半床秋月一声鸡,万里行人费马蹄。


青野雾销凝晋洞,碧山烟散避秦溪。


楼台稍辨乌城外,更漏微闻鹤柱西。

拜郎登省闼,奉使驰车乘。


遥瞻使者星,便是郎官应。


台妙时相许,皇华德弥称。

峨峨晋安里,王谢惟高门。


三朝四八座,玉立辉乾坤。


木天何寥廓,金闺信沈沦。

一尊华馆动星文,客梦飘飘拟对君。


玄草旧从金马识,青藜遥自石渠分。


春生大漠飞燕雪,曲奏高天散楚云。

豫章城外发春帆,西望岷峨落日酣。


故国蚕丛随地迥,浮云鸟道与天参。


政行定布秋官令,赋就多逢蜀客谈。

清如寒玉直如丝,世故多虞事莫期。


建德津亭人别夜,新安江水月明时。


为文易老皆知苦,谪宦无名倍足悲。

为郎日赋诗,小谢少年时。


业继儒门后,心多道者期。


晚回长乐殿,新出夜明祠。

传经韦相后,赐笔汉家郎。


幽阁诸生会,寒宵几刻长。


座中灯泛酒,檐外月如霜。

仲言多丽藻,晚水独芙蓉。


梁苑仍秋过,仁祠又夜逢。


回林通暗竹,去雨带寒钟。

高亭宾客散,暑夜醉相和。


细汗迎衣集,微凉待扇过。


风还池色定,月晚树阴多。

海岸望青琐,云长天漫漫。


十年不一展,知有关山难。


适逢阮始平,立马问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