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桃花源上避秦人,岂料渔舟见此身。
胡虏杀人掊玉帛,简编破椟委泥尘。
谁施骨肉死生惠,只有皇天后土仁。
同时先后避风尘,异县相看意更亲。
不武可知难陷阵,片文安得易容身。
胡儿去喜添新恨,燕子来惊问故人。
纷纷既晚宜无恨,尚忆当年献策人。
小子何能初跃马,大臣不肯旧垂绅。
叔孙处处偏知毁,景监人人总作因。
相彼喧啾鸟,犹知择所止。
胡为万物灵,生死醉梦里。
无以小害大,乃善学孟子。
古人重盟戒,有戒戒即止。
所戒不止酒,戒在沉缅里。
弛戒终狂夫,慎戒乃君子。
逍遥野中鹄,羞与鸡鹜群。
岂不事饮啄,侪偶各自分。
忍饥赴东海,高击摩天云。
杞人遘心疾,出门求良医。
问疾何为来,卢扁无能为。
天地既崩坼,乱离方在兹。
精金跃冶中,匠氏呵不祥。
明珠投暗陬,剑者眄道旁。
托生形气中,何不齐彭殇。
半生虚老太平日,一日不知人不识。
鬓毛斑斑黑无几,渐与布衣为一色。
平时功名众所料,数奇辜负师友责。
尘埃终日满华颠,忽见新诗堕我前。
溢目众篇虽杰出,惊人逸思独飘然。
秀如松桧枝枝老,好似珠玑颗颗圆。
说着登临喜欲颠,正惭拘俗未能前。
羡君领客同游去,使我闻风亦豁然。
已叹高怀能放旷,还欣佳句更清圆。
慷慨论交心见许,艰难相聚意尤浓。
高才迥出谁能屈,过行应多莫吝攻。
归兴曾同千里棹,客愁还共五更钟。
裁句清如李谪仙,挥毫放浪近张颠。
偶于贡部同官责,更向诗坛擅将权。
戏笔谩追丹桂旧,报言还愧木瓜篇。
虽知自古有言酬,倍获佳篇却重留。
袭璞固宜资一笑,报瑶何意足多求。
词源浩若江河注,笔力成如造化秋。
唱酬三峡浪飞花,敏捷曾蒙秀句夸。
为感来篇惊岁暮,因成阁笔待春华。
见斑固已惭窥豹,失酒当须鉴画蛇。
落笔流星缓,酬言白璧轻。
鄙辞翻可愧,老格有馀清。
择士无精鉴,糊名况旧程。
宣化承流退自公,优柔厌饫有新功。
先天勘破道玄牝,后社推为诗长雄。
情性唐虞三代上,篇章韶濩六䪫中。
邂逅招提顿客辀,十年尘土且休休。
三人月下从渠便,二老风流到我不。
南北只今无好语,山川如许更悲秋。
元白有馀势,孟韩无困辞。
子美骨格老,太白文采奇。
当时大道久破碎,人人文字萎薾而支离。
窗外家僮遽疾呼,开门满幅把明珠。
惊回一觉无聊梦,犹有寒灯守药炉。
山水相和碧色鲜,中间飞阁插云端。
水声喷薄如孤泻,山势巉岩复对盘。
吟恐昔人精魄笑,到疑盛夏骨毛寒。
退之初过玉川家,春径无泥草带沙。
几点飞来溪柳絮,一番开尽海棠花。
窗间细雨青衫湿,袖里新诗醉墨斜。
倒指西城我廪高,天公自欲慰民劳。
声名敢望黄丞相,诗律间追何水曹。
三径就荒身似赘,一行作吏事如毛。
怪底花心转,知从笔力回。
不嫌嘲我瘦,良是为君开。
白雪词何有,黄鸡曲漫催。
懒性何堪接贵游,松江之下每科头。
不能取友山中社,更欲移家海上州。
老去生涯清似水,兴来诗思淡于秋。
制作清高识睿才,笔花常向梦中开。
天然写出阳春调,下里巴人不敢裁。
晋藩宫阙倚云天,有幸频来醉锦筵。
四海升平同一乐,不因光景重流连。
际遇贤王真可喜,臣僚如坐春风里。
宝贤乐善重诗书,昔日河间未堪比。
顾子诗才横八区,风情放诞如佚姝。
郑子覃思味古腴,珊珊骨相世所无。
菊芳兰秀并时作,两贤相厄剧甚恶。
关心穑事恐春迟,暂许花风入绣旗。
翠浪半天岐麦咏,玉簪数箸刈蒌诗。
野亭寄韵追唐什,秋菊餐芳敌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