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南迁新命下蓬莱,紫气函关日夜开。


霞色乍眠方广寺,月华频坐妙高台。


三山兴尽思三竺,九曲吟成梦九垓。

突兀熊车控九边,荧煌鹊印下甘泉。


元戎夜仗黄金钺,壮士晨驱白玉鞭。


骤拥全师过碣石,徐分小队出祁连。

十月繁霜正满篱,孤城凝望碧云驰。


青衫落魄还舟夜,绿绮传声命驾时。


玉勒乱嘶章氏苑,铜鞮高宴习家池。

朝端新拜大长秋,赐第东方最上头。


曲榭华甍藏燕雀,画堂飞栋列貔貅。


论功肯就平阳列,相骨争夸定远俦。

六洞神仙吏,三天侍从臣。


宣猷元借召,布德重生申。


卓荦倾流辈,飞扬迈等伦。

春色照房栊,迎亲夜正中。


杯光才泛绿,烛影骤摇红。


绛䗶传唐陛,青烟出汉宫。

寿域黄扉启,祥光绛阙悬。


讴歌来六合,气色动三躔。


玉醴东华外,金茎北极前。

高空遥望碧云残,细雨萧萧一径寒。


小队朱旗频出郭,元戎金印乍登坛。


双龙色照芙蓉匣,驷马光生芍药栏。

华星明月遍西园,皂盖追随识大藩。


南国风流周小史,东吴才望陆平原。


朱弦度曲飞霜丽,玉局观棋坠露繁。

百尺晴光绕画阑,一尊池馆坐高寒。


璚楼四照天花合,玉笛孤吹陇树残。


郢客阳春元寡和,兔园词藻尽登坛。

桃杏空为涧上霞,移根争似觉王家。


众香不复推沉水,六出分明是雪花。


柳岸风连荷叶上,葛巾人坐竹阴斜。

邂逅如相约,新交会旧知。


轩窗浑未暑,宾主总能诗。


小草浮冰楮,初篁映锦葵。

此客南湖不易逢,几年尘外愿相从。


风流前辈亲曾识,兴寄高情老未慵。


行柳映门宜著舫,青灯同坐到闻钟。

春恨都缘少得晴,雨声浑是落梅声。


新愁多病易投隙,薄命壮怀难抗衡。


人世只宜常放逸,杏花多爱逼清明。

蚕丛开迹处,追旧已茫然。


霸业依天险,王图度地偏。


蜀乡繁景物,秦塞迥人烟。

杜陵曾吟至后诗,我今客远愁归迟。


蜀中想重洛阳忆,江上亦起钱塘思。


地异心同一今古,风饕雪虐共路岐。

充闾秀气我家多,又喜双龙并化梭。

同榜连荣追绍圣,传名跻甲首宣和。

朝班鸣玉犹升舍,冠岁横金又中科。

昔名宝陀寺,今扁小金山。


我辈曾三到,东坡不再还。


楼台张锦绣,松竹列屏藩。

隐吏多休暇,游观眼界空。


扶筇支蜡屐,循磴踏罡风。


台閟璿玑巧,标连斗柄崇。

昆仑一卷石,飞落碧江漘。


尽日浮佳气,中流立此身。


楼台悬峭景,桃李点芳春。

石床筠簟斗清芬,把赠应知薄绮纁。


虚质含风延爽气,碧丝萦雾动波文。


琅玕比德应无玷,玛瑙论材漫有文。

乘春问俗行何远,望寺停车兴亦奇。


激涧水喧高下石,晚林鸦竞后先枝。


岩藏峭阁鸣钟隐,雨湿流云出树迟。

白鹤东来毛羽奇,翩跹上国振光仪。


云随五岳仙人仗,锦烂三都才子辞。


过眼江山皆有色,悬壶日月漫无期。

行旌新岁至,候馆早春寒。


梅蕊宵疑坼,椒花晓未残。


光风迎北户,淑气转东阑。

吾侄千里驹,一喷绿沙外。


韬钤本书史,方略挟经纬。


小出附众策,坐使勍敌溃。

周汉经营迹未遐,山川形胜最堪嘉。


前瞻阙塞千寻出,旁逗伊流一派斜。


子晋凤笙调夜月,宓妃罗袜映朝霞。

一夕香街布玉尘,檀栾劲节露贞筠。


兔园置酒皇欢洽,柏殿赓歌睿唱新。


麦秀原田初望岁,花开苑树忽惊春。

积雨阴淫日,双溪晓涨初。


冥冥低鼓浪,滟滟细通渠。


触岸声齐斗,盘山势渐摅。

夏屋渠渠斫采椽,笋舆就养有成言。


南陔久叹薪吹棘,北户空劳草树萱。


堂上只容瞻像设,寝中那复问寒暄。

南北周庐阜,东西遍九华。


宴安无鸩毒,痼疾有烟霞。


淡薄村村酒,甘香院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