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昨夜沧江雨初歇,两岸山屏翠烟叠。


江空浦极悄无人,但见小舟横一叶。


舟人所适非取鱼,危坐船头惟读书。

乾坤浑沌二气相荡摩,盘古未出浩劫渺渺知如何。


一从高下奠清浊,山岳峙立流江河。
至今山作漾沙势,水载厚地无停波。

先生之卷不盈尺,中有万里江山图。


展图心目顿开豁,一叶况见烟波徒。


嗟我平生好游览,梦魂长夜飞江湖。

建炎六龙飞渡江,江南有水分天潢。
王孙脱驾向何许,风景独怜闽海傍。


东列二老峰,南峙五马山,凤凰胡蝶相萦环。

赤壁江空水接天,举匏挥翰忆坡仙。


如今只有东山月,曾照当年载酒船。

渔阳二月春风和,斋居寂寞春愁多。


徘徊署里看山色,徙倚庭前闻鸟歌。


独喜同游成伯子,儒雅风流时莫比。

严君此地会鸣铎,贤令于今更鼓琴。


遗响振时惊俗耳,颂声高处快民心。


风清月白花封夜,云影天光泮沼阴。

兰膏腻滑金钗溜,绣带斜分亸香袖。


锁窗睡起思娇慵,练裙六幅湘波皱。


月转虚檐风满林,碧云迢递银河深。

白涧红桃旧隐堂,风流仍道自河阳。


草垂书带身先隐,花满诗筒鬓未苍。


龙性九渊神变化,凤毛千仞见文章。

越山青青越水白,古来胜景多遗迹。


离人话别不胜情,往往图之赠行色。


陆君来此成清游,行行直上稽山头。

古人交有道,贵义不贵金。


悠悠千载馀,犹见管鲍心。


洪水方汤汤,群生困凶歉。

巨浪打翻高岸石,狂风吹折古松枝。


渔郎要整丝纶钓,好待风恬浪息时。

青山绿树映波光,有客归来趁野航。


柔橹数声歌一阕,知君应是和沧浪。

东竺上人寻绘素,盘山全体久毕露。
骥毛龙甲少为贵,远师别搆图中趣。
圆机离相转即相,能使作者神明注。
若为留得残春,千金一刻从天买。
殷勤酒盏,缠绵词笔,客何为者。
如此平原,余霞犹绮,碧云无罅。
侍御席稿争失刑,一斥归卧兰山陉。
当年廷议孰主者?斫伐直木新发硎。
宁期再出殉龙驭,秦良卫史公所型。
再期心迹付丛残,惭愧头衔附礼官。
桑下谁无三宿恋,伊川早有百年叹。
帝京文物推排尽,人海云萍会合难。
入关拯黎元,东归抚故宇。
遥遥三百祀,神孙实缵祖。
前驱郁孤忠,不憗遗此辅。
忠端吾乡贤,书画并奇恣。
夙藏砚山图,独立足正气。
梁髯炫我松,磊珂千里致。
春梦随花不可寻,廿年几度吊禅林。
不因留得榱题在,谁识承平岁月深。
北风吹易水,满路白衣冠。
无垢此片土,不冰馀寸丹。
纲常终古在,风义近今难。
妾住云楼佩玉琼,金风敲落桂花声。
连枝结子君须记,认取灵根出太清。
空同之山戴斗极,叠嶂横陈开碣石。
翠崖丹磴互低昂,复阁层阑转空碧。
碧桃花落笙声幽,双成吹玉彩鸾讴。
低拨琵琶怨思长,不禁尘染汉衣裳。
君王岂是无奇策,闲却将军用女郎。
内乱俱平外攘生,著心看到月华明。
若能惯步蟾宫路,何必龙舆望蜀行。
壮哉射虎将军孙,惜哉扼虎边军魂。
旌旗半卷日光薄,风吹野水秋无言。
生降孰与死战乐,天子未负将军恩。
晴岚滴翠霜树殷,石锦错落苔花斑。
人家隐约荒霭外,但见篱落连柴关。
两山中断忽空旷,下有碧水之潺湲。
万顷波光烟缥缈,风飒秋声生木杪。
隔江仿佛是江南,一带远山青未了。
何人独引小奚僮,来访幽亭玩易翁。
老树槎牙石巃嵷,隔岸人家紫烟重。
长江苍茫日夜浮,天堑西来云影动。
驾风上水谁家船,片帆高扬孤云边。
离思方萧索,况复暮秋馀。
衰兰空委露,残荷已委渠。
独忆西风宴,还伤北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