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旧来鸡距说宣城,近来墨池说毗陵。
不知阿谁喜柔懦,毛颖只今泥样软。


笔头政要挽千钧,渠自无力随人转。

客星无定影,惊鹊又迁枝。


避地仍多阻,还家未有期。


东桥花月夜,南浦蕙风时。

金潭朝洗菊,玉甃暖滋兰。


何如玄阯水,分作墨池澜。


烟云生几席,星斗宿阑干。

散步谪仙桥,严寒酒易消。


云容将变朔,风信巳鸣条。


只为朋从好,浑忘旅寓遥。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
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宅废经池在,人亡墨溜乾。


蟾蜍兼滴破,科斗共书残。


蠹罢芸犹翠,蒸馀竹自寒。

张芝学书池水黑,章草如芝古无敌。
右军睥睨难抗行,恨不临池作书癖。


云何汝水之上崔嵬峰,到今方池有遗墨。

小阁才逾丈,千秋并在兹。


芸香邺侯架,花雨右军池。


蠹与身同老,鱼将砚独窥。

剩有临池兴,人称协律郎。
至今蝌蚪迹,犹带墨痕香。
风景轮云又一新,闲游长忆探花人。
湖田水打回亨泰,天子龙飞喜圣明。
夜气光涵峰顶月,墨池香浸翰林春。
落成何日共徜徉,池水如云翰墨香。
最喜孟郊老邻舍,更夸山谷旧声光。
墨池旧有翰林堂,世远荆蓁迹已荒。
闻说贤哉今复古,落成何日共徜徉。
临池苦学书,池水为变色。
终朝坐忘疲,掩卷每自得。
滋灵蚌孕贵,饫饵鱼腹溢。
永嘉人事尽归空,逸少遗居蔓草中。
至今池水涵馀墨,犹共诸泉色不同。
平堤修柏转林塘,飞盖同升吐凤堂。
后世有传由准易,斯文无复数他扬。
草玄大启天人奥,池色犹关翰墨场。
江空草绿酒旗风,半醉黄州烟雨中。
五百年前曾洗墨,依稀犹记雪堂东。
彩毫挥就仲卿家,文藻翩翩汉吏夸。
铁锁银钩应解道,梦中曾否笔生花。
闲草黄庭换白鹅,墨池深处赞弦歌。
主恩得尔知无负,松下长吟意若何。
选胜名园傍斗城,客来倒屣笑相迎。
栏成曲折花争发,坐倚芳菲鸟不惊。
生草塘馀灵运梦,临池家绍右军声。
君不见子云草玄西郭门,一径秋草间朝昏。
何须笔冢高百尺,池墨黯黯今犹存。
童乌侯巴竟零落,玄学无人终寂寞。
二酉珍储已遍窥,仙班宁肯列愚痴。
注经穴石须勤苦,留得千年泼墨池。
路转几山腰,地寻双海眼。
涧咽吕公泉,桥横蜀道栈。
主人去不归,山空春事晚。
独登仙馆欲从谁,闻有王君旧墨池。
苔藓已侵行履迹,洼坳犹是古来规。
竹梢声认挥毫日,殿角阴疑洗砚时。
闻说名家有墨池,喜今开对笔山奇。
撑云倒影池塘里,错疑前峰洗笔时。
覆瓿雄文字字奇,美新人正草元时。
可邻户外无车辙,故国空留洗墨池。
寻春景物乍晴暄,连月馀寒花未繁。
犬子琴台馀古寺,扬雄墨沼但空园。
池边宿草交加绿,林外鸣禽相斗喧。
吾闻逸少笔,人手铦如戈。
结庐在华顶,凿池派天河。
书将鬼汗写,墨遣神手磨。
吾爱胡夫子,抱道来逃空。
岂伊桃花源,有此山泉蒙。
奏疏沥肝胆,春秋开盲聋。
读书岂不好,忧愤还自兹。
书中见古人,隐闵恻馀思。
遇险理有激,寻分意多随。
城头学宫高巍巍,中有方井号墨池。
穷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故老相传右军宅,涤砚濡毫向池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