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送我迢迢鹤子前,晴明二月中和天。


凤凰山下殷勤意,尽道吾增二尹贤。

来去鄱阳各有因,却疑行止亦由人。


此心可鉴惟天日,公论难欺有士民。

万人遮道,拨不断、争挽房湖逐客。
臣罪既盈应九死,全荷君王矜恻。
况是当年,曾将愚技,十字街头立。

圣代重儒术,贤才悉登庸。
蒐罗极四海,鹗剡横高空。
雍容居庙堂,杂遝趋九重。
庵中宴坐户长扃,鼓瑟吟诗乐性灵。
客至不妨谈道妙,儒书释典及仙经。
萱草树北堂,谓能忘远忧。
如何念慈母,不置天西头。
楚山高高楚水长,西风晨夕雁南翔。
两考一官疾似梭,成功为问竟如何。
从教去后心犹赤,剩枉今番鬓已皤。
未报主知颜汗赧,难瞒我处泪滂沱。
士庶雍雍佐郡时,七年一调不嫌迟。
瘝官难补惟心折,落日相催尽泪垂。
万万千千遮道左,三三两两别京师。
匪才尸素圣思深,士庶何劳泪满襟。
明主昌言神禹度,斯民直道葛天心。
还看匣有平津剑,更喜囊无暮夜金。
步屧郊坰乐未央,金天忽变水云乡。
行吟策杖乘高垄,犹剩荞花扑鼻香。
黄流冲决没平原,孤负秋英泛浊醪。
想像生灵半昏垫,急营棚栈哭登高。
卧听今雨旧雨,坐看前山后山。
不许时来俗驾,柴门虽设常关。
自有循良传,何人是寇恂。
文中几易数,圣代贵劳均。
岂弟推长者,功名到古人。
敢拟河阳麦两岐,东郊嘉稷转堪疑。
干戈闽海初宁日,水旱东南洒泪时。
词客有情歌盛美,长安无计起疮痍。
几回春雨祝年丰,共说三岐陇麦同。
千载惭吾非汉吏,七闽斯地有唐风。
人家废井黄巾后,海岸飞沙白苇中。
萧鼓纷纷拥彩旟,五年偏不厌迂疏。
只应士类思投辖,何意居民亦卧车。
借寇难留情已尽,怀清易饱苦同茹。
俗吏残年减宦情,自嘲乡籍本吴伧。
一生愧乏才学识,三字惟知勤慎清。
道枉幸非惭柳下,心劳未足诩阳城。
颁白年华强项性,滥竽今世亦名官。
爱民仍恐成沽誉,尽职聊期免素餐。
毁瓦画墁招谤易,操刀制锦倚人难。
犹忆来时霜在荆,冰心自共肃霜盟。
并无琴鹤随清献,漫敢弦歌起武城。
比户但期能乐业,覆盆犹虑有冤声。
甘陵古郡卫河滨,承乏匆匆两度春。
新喻原为公仆职,旧箴还凛宰官身。
此邦俗此唐风俭,作吏名惭汉代循。
粗官滥吹易三年,回首春风入境天。
芳草一畦黄犊雨,晴波干顷白鸥烟。
清时桴鼓声都歇,野老衣冠望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