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朱阁青山高庳齐,与君才子作诗题。


傍闻大内笙歌近,下视诸司屋舍低。


万卷图书天禄上,一条风景月华西。

遥从駊騀出层峦,揽辔还应得大观。


揭地秦鞭驱作障,飞空穆驭且留鞍。


驼峰对拥春云暖,熊耳双悬海色寒。

山作金鸡鸣,海收银蟾魄。


俄顷天地开,五岭同一白。


主人不雄冠,委蛇备其德。

离离九畹暗香来,读罢玄经手自栽。


莫倚谢家庭内物,不知新种在蓬莱。

羽客栖玄紫极宫,楼居三景自玲珑。


游云宛在洪荒世,探道元居恍惚中。


窗白夜生南浦月,帘高时卷上江风。

锦水西头观阙青,仙家原不隔沧溟。


凤麟洲渚寒凝碧,云雾衣裳夜降灵。


金醴浸花留客醉,玉笙吹月使龙听。

老竹叶稀多秃枝,新竹碧润含幽姿。


箨中龙子振春蛰,突出雷雨头参差。


旁蹲怪石石罅裂,裂处恍惚疑龙穴。

暮云春树意俱闲,鹤上瑶笙去不还。


梦觉屋梁残月曙,半帘空翠米家山。

南苑芳菲雨露新,空山寂寞独离尘。


也知樗散非时用,却倚云林冷笑春。

两间有正气,常与木石缘。


庸流悲物化,哲士悟薪传。


干莫冶神剑,跃身炉火间。

因阅乡居景,归心寸火然。


吾家依碧嶂,小槛枕清川。


远雨笼孤戍,斜阳隔断烟。

落魄江湖唐杜牧,纵情诗酒晋稽康。


吾兄正尔希贤哲,竟日从容礼法场。

半亩清轩绝俗埃,圣贤规度日徘徊。


时时点检吾门户,蟊贼何由得入来。

万竹林中草缚庵,溪声隐隐隔云岚。


日长客去收经卷,一枕清风睡正酣。

小小茅茨住碧山,柴门无客昼长关。


移家更入云深处,城市终年不往还。

方壶道人画黄石,曾过东阿亲见之。


奇花夜发星火迸,神穴夏通雷雨垂。


玉芝下茁紫云盖,琪树上列黄金枝。

春妇还闻戒老莱,江山亦未厌凡才。


舂陵道脉昆陵子,又送清风入手来。

瞻云有图何泥泥,翰林学士衣冠系。
凝然一片倚清秋,似向园林荫桑梓。


我披瞻云图,为赋瞻云歌。

君不见辋川王郎铁钩锁,渔阳尘飞竟摧堕。
君不见江南李主金错刀,澄心堂纸同烟销。


宋家写竹文与苏,不求文字称士夫。

种德不在浅,种药不在深。


虽有千亩地,不如方寸心。


种之百年后,所得非尺寻。

丹杏香边翠竹中,幽禽两两立东风。


不知毛羽红多少,却得人呼十二红。

苍山岁寒冰雪深,草木摇落惟枯林。


黄鹂无声幽谷冻,谁歌伐木求知音。


青牛老翁罗浮仙,此君心同铁石坚。

绿钗摇影见分毫,露下空庭月正高。


礼罢夜坛频侧耳,一天凉籁洒秋涛。

闻说仙人去采真,山中草木几回春。


开元堂上重来客,犹是当年问道人。

墙角吐暗香,清白居上品。
世人高着眼,梢头好光景。
六出混五出,皑皑迥无异。
消融让结实,调羹功及第。
天地眷琼葩,琼枝护练花。
爱渠清白好,不肯嫁繁华。
铁干摇不动,封姨莫妒猜。
刚到无花际,从容带笑开。
君子尚贞白,尘累皆弃捐。
寸心何所似,璧月澄深渊。
一从辞故乡,高步青云边。
君子有至乐,乃寓琴与书。
外务绝纷扰,方寸恒清虚。
简编日披阅,宴坐窥唐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