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进馔客争起,小儿那可涯。


莫欺东方星,三五自横斜。


名驹已汗血,老蚌空泥沙。

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

君家兄弟不可当,列卿御史尚书郎。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


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


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
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杀气骎骎战舰骄,春江漫漫湿金翘。


但将红袖供歌舞,却为周郎笑二乔。

就死由来不自疑,玉颜那为贼锋低。


了知今日投渊妇,犹胜当年断臂妻。

略带槟榔风味真,薰笼深焙洞庭春。


昔分茗碗随新妇,今启湘囊遇故人。


独客盘飧长藿旧,家山魂梦短松新。

休将宅相问乌衣,似舅如甥已自稀。


却月观头金粟树,可能先折一枝归。

上天停云,以阴以雨。


我之怀矣,川路修阻。


田园将芜,幼稚谁抚。

画桥拍拍春江绿。
行人正在春江曲。
花润接平川。

二竹家传一发微,眼中难问是和非。


诗书事冷官符欣,韦布形枯缯户肥。


儿戏仙楼空梦见,老过颠岭只愁归。

古俗流传重岁新,交相来往笃亲亲。


外家在望无十里,内表如今能几人。


筋力难施身已老,形骸不索意方真。

五年不泛浙西船,今日重来倍黯然。
苇席不重寒刺被,菱歌孤唱月摇川。
咿哑回橹凫鸥狎,来往轻帆风雨便。
依然且作住庵看,茆屋三间办不难。
户外莫容千驷马,客床唯置两蒲团。
深林藏虎风长怒,短木支门睡自安。
山中百事且休闻,也莫参禅莫鍊神。
缠树古藤无了日,随风乱叶岂由身。
闲来景物吟方到,静处工夫识始真。
赢得青山终老看,闲身受用不须多。
风霜落木时将暮,功业无心镜懒磨。
道士共联石鼎句,村童能和草庵歌。
大有公卿弗似吾,一枝藤上挂葫芦。
旋疏苔石通崖溜,自祝山神保鹤雏。
休羡铭旌题极品,试将槐树植三株。
分明来日已无几,还似参禅未透时。
吟骨纵清难免死,黄菁多啖亦充饥。
题诗遣得山精去,近俗偏将古墓夷。
十万买山浑可事,放教身死骨犹香。
不知筋力何年尽,看到杉松几尺长。
管郭岂能谋富贵,诗书元自著兴亡。
敢慕昔贤居旷达,分甘吟骨寄山阿。
刘伶常备随身锸,陶令曾为自挽歌。
未必浮生于此悟,算来忙处为人多。
草塘相望隔重云,愧我为兄蚤哭君。
少日对吟听夜雨,老来无计抚孤坟。
泉台冥漠唯增感,人事安排已十分。
外家后事凄凉甚,老妇思亲哭最哀。
今日青山留我在,他年寒食望甥来。
极知造物成吾志,可但精灵慰夜台。
因缘还是范湾边,乾巽峰高四应全。
千古青山逢具眼,数茎秋鬓近衰年。
倒骑黄犊循来路,贪看行龙下远田。
外家多殉难,长物本无储。
独惜嫏嬛地,都成劫火馀。
枣梨抛世业,蝌蚪惜楹书。
风节传清素,名多为宦游。
花封才解绶,芝检趣监州。
等上持麾节,归来觐冕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