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寒云压初晓,檐溜如飞瀑。


惊雷下檐来,万瓦鸣枯竹。


长髯不敢卧,起视乱双目。

堤边树子最无情,恰则春归第一程。


舞向南风浑不住,叶间羞损旧啼莺。

满城杨柳绿依依,背着春风自在飞。

却是杨花有才思,一时收拾伴春归。

狂飙驱雨倏东西。
波涛山与齐。
花幡无力任花飞。

曾向泗滨浮玉质,也居十二峰前。
飞来藓发尚如拳,郁纷因出岫,巧镂是谁镌。


挈榼凭栏成胜赏,老夫亦自颓然。

暑气方全盛,秋风忽大来。
庭柯雕翠色,书案积黄埃。
病欲披新絮,愁思拨旧醅。
鲜飙中夜起,簌簌鸣高林。
虚堂耿不寐,斗寒入重衾。
南来今几时,北去当秋深。
辞家已三日,夜泊苍山矶。
遥看月仰瓦,星斗何依稀。
玄云忽四合,黯尔灯无辉。
笑坐泉亭汲水尝,偶然行乐便相忘。
南来渐有江山癖,北去那忧岁月长。
好景正堪增罨画,短吟犹未病奚囊。
永日南薰入舜琴,故人邀我共披襟。
歌姬可是能留客,故遏行云作午阴。
去年人日春生色,人日今年雷发声。
阶前雨点大如掌,江上云头浑压城。
搅柳摧花亦太急,鸣条破块何须惊。
何意抱关者,翻操造物权。
剖藩方远险,疏滞得防川。
顺水行无事,康居乃重迁。
百雉沿山麓,穿城导众流。
金汤宁恃险,摇落早知秋。
拔木风逾劲,翻盆雨未休。
山下城如斗,千家共结庐。
风生潮怒后,雨挟海波馀。
谷口奔成潦,溪声溜决渠。
镇日涂泥绊客轺,雨昏城下觅团焦。
仆夫向火烟薰眼,蹇卫当寒水浸腰。
剩有苦吟羁独旦,不曾离梦涉中宵。
守倅风流好事同,笙歌都在雨声中。
似知坐上多狂客,不许佳人酒面红。
活计从来祗旋营,急难方悟此生轻。
资身但有书盈腹,润屋不将金满籯。
尘榻晓寒资酒力,空阶夜雨杂棋声。
神龙倒卷沧溟水,洒作人间及时雨。
终宵达旦势倾盆,沃润枯焦胜膏乳。
狂风号怒撼乾坤,泼墨浓云白昼昏。
自恨开尊约已迟,晓来风雨半离披。
不知犹有春多少,为报东君好护持。
早发咸阳宿始平,半笼银烛照深更。
窗纱猎猎惊风势,庭树萧萧送雨声。
顾我未成疏馆梦,何人不动故乡情。
云暗乾坤晓若昏,狂风挟雨类倾盆。
妨农独念田家苦,减膳缘渠坐掩门。
久晴思得雨,一雨惬群情。
病逐炎蒸退,凉随喜气生。
九重舒圣虑,四野望秋成。
嗟余遭罪衅,历涉故多屯。
不戒岩墙险,宁为知命人。
仓皇鱼在辙,狼狈越依秦。
浪传兵气到藤萝,长者仍携枕簟过。
万事酒边增磊砢,一镫林外忽江河。
交论颍汝英雄见,诗话源流正变多。
旱魃从来有,骄阳似此无。
乾坤三昧火,昼夜一洪炉。
督亢山疑灼,桑干水渐枯。
疾风卷落叶,六月秋欲变。
云生涧底松,雷走岩下电。
雨华如棼丝,熟视乃不见。
出郭初行十里赊,狂风急雨闹田家。
香粳饱熟云翻浪,荞麦新开雪作花。
浅水半村环野趣,好山一带接京华。
芒鞋遍踏苕溪冈,昌翔归棹穿沧浪。
吾庐咫尺自可到,飞廉怒吼俄作狂。
涛头掀舞势欲立,纷纷雨霰来何滂。
十月天犹暖,浑如二月晴。
雷声兼雨势,春令已冬行。
稻穟多生耳,田家有叹声。
忽然天外片云飞,风雨连江浪溅衣。
一笑江神真戏剧,晚晴依旧送将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