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终华顶,灵踪示玉泉。
由来负高尚,合向好山川。
洞壑藏诸怪,杉松列瘦烟。
皎然灵一时,还有屈于诗。
世岂无英主,天何惜大师。
道终归正始,心莫问多岐。
远水萦环碧,秋山作剑攒。
取经行岭徼,飞锡下云端。
风卷湖烟静,天高雁影寒。
暗喜莲峰作近邻,拨开云雾见师频。
有时问个艰难字,便沐周旋说与人。
唐李监应留后迹,汉蔡邕想是前身。
谩从世外惜离群,百八声钟到处闻。
去路晓冲沧海日,计程东指洞门云。
三家村里呈新话,品字柴头检旧文。
舍舟登陆信扶藜,旧路重寻定不迷。
云顶草荒愁窘步,象林花发足幽栖。
金毛稳睡恬风马,介距藏锋养木鸡。
平阳师子高高坐,万仞峰头一个僧。
引水入房分绕药,磨刀临涧不饶藤。
枯椿谷冷花先雪,冻雨檐孤溜易冰。
太真宫室上方新,归去先垂紫诏人。
天目洞霄期过处,星冠应不冒风尘。
扁舟望涵山,一塔白云里。
东西互迎送,目尽三十里。
下有布金园,轩窗面流水。
玄关欲透,做工夫、妙在一阳来复。
天癸才生忙下手,采处切须虔笃。
绝虑忘机,清心释累,认取虚无谷。
虎溪久驻灵踪,禅外诗魔尚浓。
卷宿吟销永日,移床坐对千峰。
苍苔冷锁幽径,微风闲坐古松。
懒向人前著紫衣,虚堂闲倚一条藜。
虽承雨露居龙阙,终忆烟霞梦虎溪。
睡起晓窗风淅淅,病来深院草萋萋。
远公遗迹在东林,往事名存动苦吟。
杉桧已依灵塔老,烟霞空锁影堂深。
入帘轻吹催香印,落石幽泉杂磬音。
长忆寻师处,东林寓泊时。
一秋同看月,无夜不论诗。
泉美茶香异,堂深磬韵迟。
松陵讲舌看澜翻,滞论冰消瞬息间。
觉性已明华藏海,退身聊遁莫釐山。
识真久认鱼筌假,处静因求麈尾闲。
是个碑文念得全,聪明灵性自天然。
离吴别楚三千里,入洛游梁二十年。
负艺已闻喧世界,高眠长见卧云烟。
早传心印得衣珠,不学声闻证有馀。
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
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
读遍龙宫七佛书,一尘无念得衣珠。
金园讲席天花满,沙界禅心水月孤。
拥衲夜霜凝屋瓦,闭关春雨长庭芜。
都城供应几经秋,海国归心不少留。
雨雪片帆过北固,烟霞丈室寄东瓯。
千灯续燄知无尽,一锡随缘信自由。
高论弥天四海闻,久为龙象主空门。
雪峰传法称开士,麟殿谈经奉至尊。
香满赐衣归洛社,苔封文室寄梁园。
薪火灭双林,谁传七佛心。
译筵香篆绝,经叶蠹鱼侵。
猊座云雷歇,龙宫岁月深。
南宗传法了,汉殿赐衣新。
归路峨眉雪,旧房京洛尘。
天花飘讲席,海月照吟身。
弘法曾婴难,经过此地贤。
文章斯道大,笔墨世人传。
岳色摇还壮,岩花映独鲜。
径山说法口澜翻,慧海精勤三十年。
他日宣城传僧宝,莫分禅律一时编。
人人饱食即安眠,惭愧师营粥饭缘。
三篾绕身犹未解,斋厨已报爨无烟。
名山恨不幽,兹境石颇矸。
蓊郁山树层,似出翠微半。
我从淮汝来,簪绂愧羁绊。
京城车马多尘埃,一见妙画心眼开。
深山老木秋思静,苦雾郁郁诸峰埋。
客骑蹇驴打不动,懊恼似忧寒雨来。
跨空起高阁,北望敬亭山。
白云无根蒂,舒卷随风还。
或堕溪水上,却萦松石间。
我闻辨才师,解空称第一。
病子得摩顶,其疾顿若失。
救物运真悲,了心非幻术。
云收岳麓静,月渡湘水明。
独鹤唳空谷,哀笳奏重城。
巾屦尘坌远,怀抱冰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