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冠佩立朝人,多作北山松下尘。
我爱蟠桃种来久,开花结子不由春。
叶碍渔舟入,丛分水国宽。
低回藏鹭渚,仿佛钓鱼竿。
荡户和萍送,溪翁当竹看。
江远潮痕细,城回路势斜。
竹行穿砌笋,风堕过墙花。
篆叶虫留字,衔泥燕理家。
种竹成新列,移兰即旧阴。
老铛犹有耳,古柳已无心。
得句添杯满,贪炉到夜深。
旧闻双泉居,缥渺在寥廓。
仙人上丛霄,遗甃结飞阁。
广庭三百步,一木可四角。
接得诗来胜接书,忆君情思豁然舒。
却看城里谁家竹,又锁湖边旧住庐。
曾有退之怜贾岛,岂无得意荐相如。
燕本昔如此,清名千载垂。
谁将囊米施,自拾束薪炊。
柳影连山阁,湖波浸竹篱。
清溪演漾绿生蘋,溪上轩楹发兴新。
只欠竹阴垂北牖,尽多山色近南津。
湖鱼入馔长留客,沙鸟缘阶不畏人。
鸣雁将北归,徘徊旧栖处。
江湖春水多,欲去仍回顾。
稻粱岂余谋,矰缴非所虑。
云
皇天赋予各成形,万理兼该备自身。
所谓天民非有别,能全所赋以为人。
四海同一稔,茆檐蔼富穰。
邻灯晓炊暖,溪雨晚舂香。
有客歌良耜,何人饿首阳。
火天月满绣衣庭,秋思从君指下生。
莫怪老怀眠不得,七弦弹出蟹行声。
岂有谟谋益治安,又将离别间交欢。
江湖十载头看白,风木中宵梦已寒。
病骨可堪仍远客,薄才犹喜是闲官。
重洗红螺卷翠帘,阖闾城外雨毿毿。
青山旧识如东道,画楫相将类左骖。
旅食几年仍蓟北,离怀千种又江南。
漳河溯流兼溯风,汾河贵人不相容。
清河一日可千里,南风逆浪势转雄。
方舟野宿频相失,忧水忧风过三日。
碧玉绕村溪宛转,青丝拂岸柳毿毿。
风光岁晚初停棹,旅宿春深几并骖。
真隐底须寻谷口,返招应与赋淮南。
小住复颠狂,泊我空滩外。
听汝吾弗嗔,汝宁亦知愧。
兰舟冲雨出江城,别鲁朝周两绪萦。
黄柳万家愁里湿,碧云千里醉时横。
更生好学时方蹇,宋玉多才赋未成。
拟寻筇杖游还懒,望见梅花意已消。
原宪既贫应瓮牖,颜回所乐是箪瓢。
春秋七十又八岁,江海百年能几人。
多士问奇加束脯,诸孙供馔砍鲜鳞。
几度忆君风月社,十年坐我簿书丛。
痴儿了事未易了,老兔中书今不中。
叩阍未上平戎策,佩犊归耕负郭田。
水落乌程溪似带,星明牛女月将弦。
幅巾终日仄,侍女古时妆。
乌臼残林外,丹砂旧井旁。
青山有分长为客,白发无情忽上头。
冠盖尽随云影散,楼台近逐电光收。
瞳人水剪琉璃碧,舌相香喷菡萏红。
一邑弦歌蒙子化,四窗灯火与孙同。
长忆凌霄客,而无咒钵僧。
虹藏江弄影,光耀水生棱。
西湖柳下为君宅,东海云边是我庐。
千里江山常若此,一生心抱欲何如。
自说身如幻,常人见亦稀。
亭边看荷叶,楼上挂蓑衣。
万叠好山春上下,一犁膏雨亩南东。
稀微梦泽连云土,隐约蓬壶隔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