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尔祖趋朝日,谋猷动至尊。


孝须承谏草,忠可继天垣。


花萼枝枝好,鹓雏一一存。

礼乐牖民资大化,国家造士在斯文。


临雍观礼崇儒切,视学论经养俊殷。


济济桥门龙旆绕,雍雍璧水凤毛纷。

善俗礼为本,仁民域可跻。


崇儒申术教,造士列东西。


共式习如性,咸成璋与圭。

辟雍亲莅止,典礼重参稽。


管龠仍鱼雅,威仪自整齐。


礼门资至化,义路牖群黎。

国破君亡一死宜,绝怜儿女死如饴。


龙池久负娲皇誓,蛙坎空遗烈士悲。


洗骨不污唐六馆,沥心无愧赵孤儿。

弱龄释负担,浮沉游国都。


久知意不惬,眷言返田区。


无为好爵縻,衣锦享我刍。

艺苑开三径,闲僚散竹林。


弦歌一以暇,春服共相寻。


薄采漪皇泽,临风款道襟。

因为太学选,志业彻春闱。


首领诸生出,先登上第归。


一荣犹未已,具庆且应稀。

得禄从高第,还乡见后生。


田园休问主,词赋已垂名。


扫壁前题出,开窗旧景清。

辇毂当年别,簪裳末路同。


江湖人已老,家国恨何穷。


山有伤心碧,尘无没马红。

璧水钧天乐,桥门卤簿车。


秋风清道早,朝雨洒尘疏。


检礼惟行菜,谈经亦坠鱼。

三载相看有别离,春鸿秋燕不同时。


我寻松菊去方急,君会风云行莫迟。

草庐藏得卧龙才,许我英雄亦异哉。


刚道同心金可断,江南便是海南垓。

道拙才空志不成,错将言语占时名。


无端抛却山林乐,换得轩裳底事荣。

水鉴求才事自公,徒令寂寂笑英雄。


山斋一枕渊明梦,开眼犹惭七里封。

挈笈来东序,经年亦倦游。


却辞同舍去,聊慰倚门忧。


颜子进未止,何蕃谁为留。

日月天回十二章,诏移清跸幸胶庠。


六龙稳转桥门曲,多士横穿锦仗行。


俎豆威仪瞻阙里,东西风教自周王。

孤鸾方北游,威凤复南翔。


邂逅中道遇,其音何锵锵。


太平向百年,此固多美祥。

士贫谋国拙,安得辞泥涂。


马生负长剑,叹曰归来乎。


尺薪等芳桂,斗粟兼明珠。

昔我游太湖,欲访洞庭山。


匪为爱僻绝,自古多隐贤。


翠壁浮大泽,洪涛卷高天。

吾爱三黄生,排闼临清溪。
吾爱清溪水,浣此胸中泥。


泥滓消且尽,心月澄光辉。

天台古仙山,药物固非一。


采之年可延,厥品惟参术。


兹诚笼中物,不可亡一日。

东望家山几断魂,白云飞尽路漫漫。


须知太学齑盐味,不似亲闱菽水欢。


事业未应孤铁砚,弟兄犹喜尽儒冠。

文书随我下瞿唐,准拟家添万卷藏。


水厄那知在平地,从今既济要须防。

浸淫秋雨阻桐川,无术那能补漏天。


传舍终宵不成寐,点灯重读旧诗篇。

归从三峡过三峰,益友三人忽此逢。


行李稽留三日雨,天教我辈得从容。

江东英杰旧孙郎,遗烈于今尚未忘。


犹有神祠枕流水,一间茅屋似昭王。

江上人知我姓名,枝头手自摘香橙。


一盘来致殷勤意,侬有儿为太学生。

瓮间吏部姓名池,僧舍人家傍水涯。


黍熟稻香俱可饭,橙黄橘绿最宜诗。

不将蜗角与人争,走侍双亲蜀道行。


免为家书忧子美,饱闻情话悦渊明。


一名所得知多少,万事真宜审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