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发以留宾短,家从教子贫。


斑衣奉常署,象服镜湖春。


许穆诗还废,班姑史尚新。

夫人自七十,有母尚期颐。


不遣千山讣,犹应一病迟。


孝留天下口,身立女中师。

太孺贤声众论推,府君经学里人师。


牛衣隐约能偕老,萤火凄凉自课儿。


畴昔黄齑曾百瓮,只今丹桂已双枝。

从知生死一浮沤,大誓宏深不易酬。


萱草幸留春百岁,桂轮难满月三秋。


鸡声五夜闻遗语,鹤发千梳绾别愁。

怀清台上望孤忠,剩水馀山恨尽同。


块肉无留犹赵氏,炊烟不热自梁鸿。


亭亭宝婺邀残月,转转金轮御朔风。

夫人相国孙,婉嫕闲内则。


及乎佐安秉,素封日从辟。


七诫以次修,千指欣受职。

北堂多媚日,西垄有悲风。


忽睹青鸾诰,双飞下紫宫。


荣枯人理别,生死帝恩同。

几杖从琼海,归来白发长。


五经崔母子,三徙孟家乡。


樱笋春盘嫩,鸡豚夕箸香。

苍翠女贞枝,陶婴七十时。


珠毛黄鹄子,玉蕊白华儿。


掌故多高弟,文宣亦老师。

昔为孝妇今慈母,三十年来节义垂。


贼刃不伤缘至性,父书能读训诸儿。


缫丝自谨闺门礼,彻瑱欣闻泮水诗。

今日曷为乐,闻子开寿筵。


小寿逢六六,大寿祈百千。


何以祈百千,不朽无期年。

紫气沧溟日夜悬,玉冠琼帔照华筵。


谁将黄鹄歌中事,尽入青鸾诏里传。


南岳霞光雕辇外,东陵云色画堂前。

何来三鸟使,相逐绛台傍。


夜月残西岛,晨霜浸北堂。


丛兰芳独远,寸草恨空长。

令誉中闺擅,恩纶上国来。


青鸾朝玉阙,紫凤集瑶台。


落日萱花逝,飞霜蕙草摧。

惨淡丸熊夕,辉煌冠翟年。


宁知蒿里泪,偏洒柏台前。


素翣含霜动,丹旗抱月悬。

劬劳初罢诵,圣善旧徵歌。


母德传中垒,仙踪赴大罗。


音容吴里隔,涕泪越天多。

鸾章晨北极,凤管暮西池。


万室悲慈训,三朝颂母仪。


修龄逾大耋,上寿接耆颐。

懿行标彤管,芳声动紫宸。


庭前骢马客,膝下豸袍人。


南岳金珰返,西华玉佩陈。

旭日深闺侍宴温,如云上客颂玙璠。


十年不负丸熊意,三岁长怀化鹤魂。


广被早容寒士接,䦱门时共族人言。

二月花欲然,莺声上苑传。


暖萱初媚日,慈竹已含烟。


门集仙人履,堂陈寿母筵。

圣主求忠孝德门,词臣报母藉君恩。


遥将彩服娱双寿,直秉丹心奉至尊。


花发掖垣高北阮,云开天际接西昆。

北堂典训旧知名,东观图书已勒成。


自有龙章貤上苑,谁教鹤驭返瑶京。


霜飘楚峡玄猿泪,月暗巴江杜宇声。

江南十月天气新,橘柚垂荣号小春。
爱日北堂情更倍,翩翩彩袖正娱亲。
碧桃海上冬还实,雪藕冰梨伴锦瑟。
雪满初阳候,斑衣下直庐。
春风覃帝里,昼锦导亲舆。
柳色逾燕甸,花光接赵墟。
读尽人间女范书,今之贤母古何如。
霞帔朱翟双龙诰,粉署词垣两凤雏。
玉兔夜阑仙药冷,瑶池春老碧桃枯。
翟茀初乘自粉闱,朱幡继宠又兰枝。
中州礼训娴觿佩,南国鲜芳入鼎滋。
七十再逢添算日,三千长记采桃时。
造物无缺陷,人生罕奇节。
万类转鸿钧,灵蠢递生灭。
秀气之所钟,树立迥殊绝。
吴淞江在吴城东,江头林木何青葱。
汾阳后人住林下,高堂不与时人通。
堂中慈母登寿考,八十春秋未为老。
奉萱堂上绮筵开,桂子兰孙捧寿杯。
应是遐龄有千岁,瑶池王母送桃来。
堂北萱花秋正开,清香秀色映霞杯。
白头慈母多贤德,福寿方如川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