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谁云吾道隘,太守近能禅。


视事经坛外,观心晓箭前。


护生先茹澹,息讼共清缘。

公堂宁碍道,隐几忽闻雷。


侧耳承谁力,古人今再来。


竹声和午磬,云影落香台。

山中传好信,数月已长斋。


悟物知生事,平情近道怀。


幅巾称弟子,梵呗响庭阶。

保障江城艰钜身,十年风雨见孤臣。


从来世乱思廉颇,谁复功成忆寇恂。


苫块贤劳扶社稷,潢池安戢答君亲。

世荣讵不慕,所贵维物外。


但识电火机,何辞金印大。


古者不贱目,偶与水云会。

灵山一别刹尘深,错认缘生直至今。


借得秋光似明镜,年年长照使君心。

陆家片石足千年,举向丹山尚俨然。


坐卧庾关看霹雳,虚堂惊起笑从前。

江州司马慕高踪,贪引山楼听夜钟。


冒雨几人过僧舍,搴萝独自上云峰。


何妨不见戴安道,有兴还寻南院颙。

代出真儒起陆沉,丁丁伐木振云林。


乾坤重换新堂构,山水还能增道心。


晓月欲分香岫色,西飙谁辨峄阳音。

鹿迹难寻木叶乾,紫泥何事到云端。


一人显晦千秋系,百代楼台几日欢。


青松自荫讲堂静,画栋高临流水漫。

入岭时维六十七,当当七十尚盘桓。


广南望雪头先白,湖上瞻风叶正丹。


云间招手劳宗炳,火里煨牛愧懒残。

政成得请还乡去,正值桃源花发时。


五老清风吹满袖,三山迟日照庞眉。


金轮难买陶潜醉,珠海谁呈宗炳诗。

别去闽城未一年,秋风忽报返湖船。


正疑人重烟霞僻,却似天留水石缘。


云里峡桥仍古路,雪中金井迸新泉。

黟江水澄清见底,黄山裳发暖薰人。


京华欲问新安政,十月闻君踏早春。

清修乡国老文儒,后辈跄跄总不如。


黄霸有才聊试郡,伏生从少已传书。


高才晚剖荆山玉,美政新还合浦珠。

鲍叔新堂泗水滨,虚檐潇洒隔风尘。


巧当竹径开庭户,直取云山作主宾。


病起马卿多懒慢,位高文子亦清贫。

南州腰笏始经年,美政相传过昔贤。


洞寇买牛捐带剑,野人无吏索租钱。


霜前禾黍孤城雨,月下弦歌万井烟。

雪霁寒雁高,登楼见明月。
故人在南海,幽思坐飞越。


忆南宫,罗众宾,感君遇我最相亲。

暮冬雪寒风飘飘,湘城冻酒甜如蜜。
倾杯欲饮复推去,空对江山坐终日。


漓江太守神仙人,双罂远致莲花春。

耆旧襄阳满,耽吟复此翁。


名跻作者列,身有古人风。


避宠辞朱绂,含精守绛宫。

水帘瀑布见应多,叠嶂层峦奈此何。


春向雪中翻玉乳,人从天上挽银河。


久蒙郤姓宜攀桂,未必王家胜浴鹅。

石梯随步与云升,又是青山第几层。


望到只疑天更近,兴来唯有斗堪凭。


岭头日月开昏晓,洞口诗书感废兴。

岐阳之民像侯德,远致山中一片石。
依稀宛见城郭面,仿佛尚带山川迹。


一从乘骢换五马,雾渚烟村坐来隔。

山水东南郡,经营复此中。


渚花娇欲语,海鹤舞成童。


曲径重重月,回阑面面风。

城上楼台迥,山中日月开。


眼空人独坐,吏散客频来。


泉石秋先到,诗篇手自裁。

二十年来南浦客,八千里外锦城仙。


水边送别秋风早,马上怀人夜月圆。


载酒渡江怜往日,听猿出峡定何年。

仙女谢尘匹,啸歌云雾间。


一朝乘云去,笙鹤渺空山。


山山翠石盘,涧涧飞泉响。

故人为我致山鸡,十里筠笼谢远携。


绣尾喜当寒草见,锦毛愁向落花迷。


仙岩尚忆栖云石,书馆应怜踏雪泥。

紫霞楼上左仙翁,还向南塘在玉隆。


虚阙飞凫云影外,乱山骑虎月明中。


铜驼荆棘秋风落,铁柱波涛海气通。

清秋绝顶俯巑岏,危磴如行百八盘。


北雁不来天窅窅,南船初上水漫漫。


人亡已叹秦筝废,事往空悲赵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