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延陵淑德适全城,屈指游仙已两春。
香雪腊梅迎吊奠,驾輀瘗玉是今辰。
年逾七秩返长空,灵墓前年葬邑东。
回溯太君多懿德,愧无椽笔辟幽衷。
博士成名羡子贤,欧西游学计多年。
显亲中外诚非易,天水堂前孝格天。
德望澄江作女宗,同堂四代福无穷。
儿孙名誉驰商学,克俭克勤家道隆。
旧池龟去必巢莲,龙隧愁看锦水边。
肯与玉人俱远宦,自怜王母已高年。
松窗弦诵亲曹叔,秋月家风起郑玄。
闺门秀色擢冰清,行佩兰苕八十春。
传道先生为择配,起家著作不忧贫。
金花贴子分双轴,子舍登瀛有几人。
东风着意,正群芳未放,蟠桃初缀。
王母当年亲手种,来作人间上瑞。
婺女星躔,金华福地,聊驻千千岁。
水沈为骨玉为肌,专宠凉台会有时。
长得夫人容两足,客星不遣史官知。
鸾骖不是厌尘凡,王母瑶池促驾还。
家在两三千里外,人生一十六年间。
好随神女游舒水,难伴文君归蜀山。
处号闺房秀,归称内助贤。
丰华欢壮齿,甘旨庆高年。
乡誉良人重,家声嗣子传。
守义惟贤妇,夫人更妙年。
纷华人自竞,始卒意弥坚。
善庆曾无爽,家声既有传。
纯贞谢琢磨,报施竟无讹。
义守三从固,身膺五福多。
有言贻彩服,无恨属颓波。
昔在三山日,曾升孟母堂。
官寮同令子,箴训出幽房。
盛拟双封国,俄惊一奠觞。
蚤出勋名裔,中年历险巇。
事姑追孝妇,教子作儒师。
狱为平反喜,金缘赈贷施。
籍甚金张世,归欤王谢贤。
丝萝能几日,松柏早千年。
谊重不再辱,身轻得自怜。
笄年逾十便孀居,苦教孤儿共瘁劬。
咸叹邹公如令子,不知冀缺是贤夫。
贫能守志人难及,养不酬心世所吁。
悲哉金氏志,未读涕先零。
祖统他宗嗣,婺忧再世丁。
天矜人一念,姑与妇三龄。
诗书历历教乡邻,甘旨熙熙八十春。
尽道先生真孝子,故知贤行属夫人。
穗帷一诀三年后,柏垄孤坟数尺新。
婉娩名家早结缡,伯鸾初怪嫁时衣。
半生已觉人间梦,九死犹知俗习非。
日永春风漾蘋藻,夜寒霜月落庭闱。
不独相君子,仍闻教子功。
安舆四方外,色养百年中。
陇亩唯先树,江湖独转蓬。
荣养方南国,安舆更北辕。
从容对孙子,闻问及平反。
无复承颜乐,犹馀在耳言。
闻道夫人遣子时,丁宁捧檄是归期。
青衫到手非难事,白发惊心只自悲。
长翣忍听蒿里句,短檠休唱蓼莪诗。
早岁为儒读国风,夫人高节有谁同。
至今桑梓传家法,便说蘋蘩力妇功。
闺内衾裯长自苦,堂前滫瀡得能丰。
宫娃拂晓已催班,拜谢春幡列御前。
不待东风报花信,红酥彩缕斗芳妍。
薄暖正当挑菜日,轻阴渐变养花天。
君王勤政稀游幸,院院相过理管弦。
重锦褰妆幕,轻罗换舞衣。
钗头双燕子,先向社前飞。
腊雪馀香径,朝晖上绮甍。
翠生兰蕙色,和入管弦声。
上宰隆恩礼,中闱集宠光。
膳兰金鼎味,衣彩衮龙章。
不见文轩驾,遄惊葆挽锵。
君王崇俭化邦家,禁掖承恩绝泰奢。
只拟讨寻钩盾籍,何曾雕刻上林花。
良辰孟月辰新阳,和气中宵遍未央。
不待望春宫转漏,便趋崇庆殿称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