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北苑传呼陛楯郎,东夷初识令君香。


天山自可三箭取,海国何劳一苇杭。


宣劝不辞金碗侧,醉归争看玉鞭长。

纳禄惟愁晚,蒙恩未听辞。


猖狂思再渎,感恋独多时。


但有花开日,无非饮醉时。

人言长安远如日,三韩住处朝日赤。


飞帆走马入齐梁,却渡吴江食吴橘。


玉门万里唯言九,行人泪堕阳关酒。

古风一首:


大鹏久伏北溟里,海运抟风九万里。


丈夫按剑居蓬蒿,时间谈笑鹰扬起。


县官失政群臣妒,天下黎民思乐土。

忆昔试艺时,年丁二十九。
不谙精与粗,运笔若挥帚。


欲尽王霸言,自寅直窥酉。

毕子谈锋不可摧,捷若急电飞霆雷。


老儒宿学不敢较,左右戈戟纵横排。


文如翻河注浩渺,学有要会穷根荄。

三时受诏拥缇油,曲笔无功苦思抽。


不得成书同太史,须知非我异春秋。


空言自合因人废,残稿犹应盖瓿留。

嘉熙殿里春日长,集贤奉诏写苍筤。
迩来二十有五载,飘零残墨到江乡。


匡庐高人昔同住,每见挥毫凤鸾翥。

弇园五载内,重见二难过。


不独金兰合,还怜玉树多。

白发闾休倚,红颜且下机。


里中争诧说,内史锦衣归。

罢辍螭头直,行封马鬣阡。


君看大司马,应否象祈连。

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


唐主再悬新日月,蜀王难保旧山川。


非干将相扶持拙,自是君臣数尽年。

昔佩兵符去,今持相印还。


天光临井络,春物度巴山。


鸟道青冥外,风泉洞壑间。

熙熙阳春,既发既舒。


翼翼南亩,是展是图。


嗟尔农夫,各敬乃事。

万顷琉璃到底清,寒光不动海门平。


鉴开波面一天净,虹吸潮头万里声。


吹断海风渔笛远,载归秋月落帆轻。

天下英雄将相才,自铭重石画云台。


老夫不薄淮阳守,明诏幸缘黄霸来。


岂有豹文容雾隐,更惭鹏翼待风培。

平生远游志,万里乘长风。


飘飘临倒影,高举淩苍空。


北至北溟北,东至东海东。

昔我北趍召,倾盖过济宁。


一晤语契意,知君自阳明。


兹晨扣我户,告我当南行。

淮南靡丽地,门市多纷华。


闭户事太玄,将非杨子家。


寂寞葆清静,上堂致温情。

王母垂百龄,王子瞻云起。


自兹一日养,岂以三公比。


孝子是忠臣,圣明重孝理。

平生子魏子,称道十年前。


夙闻艰贞节,兼知文武贤。


倾盖金陵下,初赋缁衣篇。

吴子秀延陵,拜疏还亲庭。


出门姓字显,归家仁孝成。


上堂事二养,下帷读六经。

西畴帝藉方兴晓,太液天池不作波。


风引洞箫来月殿,日扶仙仗出云罗。


凫鸥自了忘机在,草木何如喜意多。

皇风吾爱似春初,身际羲农教植馀。


凤辇声回闻碧落,谷坛香散满衣裾。


卷阿流韵今谁续,瀛海烟波古自如。

公溥思亲疏,文舆作伴归。


几年同绛帐,到日两莱衣。


日决冥冥翼,心悬猎猎旗。

天子崇仁孝,陈情诏许归。


望云纡昼锦,计日理班衣。


岭月明空橐,江风满去旗。

玉帐元侯重,黄枢上宰雄。


缘情词律外,宣力庙谋中。


震耀恭天讨,严凝助岁功。

祗坛奠璧晓光初,法驾临畴宿雨馀。


幕近炉烟浮羽仗,林晴花色上簪裾。


身逢广乐钧天盛,世际淳风太古如。

仙居春泛渺银河,桃杏红芳水绿波。


日出芙蓉开帐殿,风回笙吹绕云萝。


汀洲凫藻荣光满,楼阁烟花淑景多。

灯火中宵出苑西,宝香龙札帝亲题。


北阴朔气催琼雪,上界真符焕彩霓。


市静斗星还历历,祠深松柏故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