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春草碧将歇,江南莺乱飞。


王孙去有适,彩服粲生辉。


古郡富山水,斯人歌海沂。

承明持橐倦徂年,自陜分符得近关。


人物风流二南后,山河形势两周间。


莫嗟落魄书犹白,共许优游鬓未斑。

弃捐不预朝廷议,落莫真成老秃翁。


放眼能宽蜀郡礼,高贤信有古人风。


都门倏忽三年别,樽酒淹留一笑同。

世路相逢难自期,江城三岁想琼枝。


宁知邂逅驱千骑,亦复东南寄一麾。


把酒聊同醉乡乐,看花欲后麦秋时。

三科妙选汉台臣,君去分符牧远人。


富贵须为千骑长,中和好布万家春。


山川阳羡由来胜,谣俗延陵自古淳。

间代唐丞相,当时太史公。


白麻存旧物,青简见遗风。


鸣玉蓬丘峻,专城楚泽雄。

待诏先生穷巷居,箪瓢屡空方晏如。


自操井臼秣羸马,郤整衣冠迎赐书。


王人驻车久叹息,天子闻知动颜色。

公提史臣笔,记注天子侧。


日成唐虞风,噩噩在典策。


家声继纯粹,论著多切直。

蹇浅闇闻道,螴蜳自焚和。


负兹岁阴改,闭阁秋风过。


浓露变园草,号蝉翳庭柯。

我醉阙门外,卧备东藩臣。


君从天上来,秀色落青云。


留连三日语,多得所未闻。

忆在京辇居,相与巷南北。


幸非势利合,同有春秋癖。


往来熟杖屦,假借通经籍。

尚容耻玩世,畏景希就阴。


一麾谐微愿,千里非遐心。


平生志江海,寤寐在山林。

自昔东郊择股肱,至今筦钥委名卿。


官仪高出金华殿,地理雄专北斗城。


宝带别兼天马赐,彩衣仍照玉符明。

原庙衣冠月出游,侍祠义比汉诸侯。


应有海神朝绛阙,勿惊飞雪满昆丘。

汉廷用五饵,无复请长缨。


犹是輶轩使,时通绝域情。


山川资览眺,战伐想纵横。

待诏勤穿履,承明厌直庐。


一麾从此去,千骑上头居。


岁事畬田早,风谣鴂舌馀。

微阴变潜律,浓雾引疏音。


时化能无感,清吟独有心。


萧条映落日,断续响中林。

人生若浮云,聚散不自知。


昔与子相逢,彩衣汝水湄。


两家贺羊酒,道路生光辉。

星鸟正中春事浓,农夫入田布嘉种。


田中白水极弥漫,鹭翅群骞鱼鬣耸。


扶持水车倚塍畔,翻翻龙脊超双踵。

密叶阴沈夏景新,朱栏红药自为春。


香于兰芷偏饶艳,画入缣绡未逼真。


已恨芳华难驻景,可堪愁卧动经旬。

洛阳平昔夸文会,君已胜冠我壮夫。


谈道最先称贾谊,忧时曾见哭唐衢。


敢将胶漆论同志,幸得湖山可共娱。

粲尔芳草叶,孤根当砌植。


违春已自分,薰风犹借力。


艳艳朝日光,纷披照颜色。

通鉴初成赐近臣,不遗疏贱布恩均。


我投淮水五千里,君滞周南二十春。


东观汗青身是梦,西宫削稿事如新。

乘兴俄成石鼓游,可堪摇落楚江秋。


岩中名字今何在,亭下潇湘古亦愁。


万里再惊金马客,一家重上木兰舟。

□□天寒对酪奴,竹闲雪鼎与风炉。


书生事业真堪□,□谓粗人此景无。

曾过梅州未入城,送君此去不胜情。


吟随诗派今推吕,俗访遗贤旧姓程。


七贵门前凭直入,百花洲畔莫闲行。

东南厚地流,瀛渤迷天宇。


扬马溯归墟,李杜循荒浦。


精魄恐遂沉,日夜奔轩舞。

仕宦多岐途,水山无定位。


幽人肆其怀,水山不可避。


此怀忽中易,水山安能媚。

明时主意帝心侔,春汉澄霄肃似秋。


太阴躔次忽从蟊,上元晓魄半轮勾。


先期历人按度搜,新法另局绪分抽。

亦知四海悠,踽踽一身寄。


欣然获所宗,远大而相位。


审余愚也直,知君誉必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