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人物羲皇上,尘中无此流。


高谈悲管晏,老手命曹刘。


室有芝兰弃,家馀钟鼎收。

飘泊悲生事,人情翻手云。


习闲真似懒,补拙谩知勤。


老作渔樵计,梦观钟鼎勋。

官曹曾共职,友益赖多闻。


信道甘违俗,同心独有君。


漳滨俄感疾,泉下忽修文。

二纪区区困宦游,相逢莫讶鬓先秋。


清时无补身空老,往事难追涕旋流。


举世交情怜我少,经旬行色为君留。

忠臣守正不谋身,处己虽危道益尊。


直为冕旒宣圣训,岂唯囹圄被宽恩。


阴功自可资耆寿,馀庆犹当见子孙。

金节煌煌柅使辀,华清胜绝许陪游。


东来渭水晴光动,西望长安翠霭浮。


休羡青山供秀句,好归黄閤告嘉猷。

儒业高群彦,词场第一流。


能声喧幕府,稳步到瀛洲。


昼绣临乡郡,纡朱葬旧丘。

除书何日到宣城,水驿迢迢引旆旌。


千里讴谣犹在耳,双溪风月岂忘情。


行庖荐玉淮鱼美,坐席浮香楚醴清。

开府南陵气序秋,翠屏千垒对岑楼。


力宣膏泽均千里,坐赏溪山冠十州。


小谢篇章耐吟讽,谪仙踪迹自风流。

屹然榱桷傍云烟,榜揭堂名以二贤。


翰苑钜公存往躅,集仙肤使出新篇。


寒光共杳山椒月,幽韵相投陇下泉。

重寄属名卿,除书拜宠荣。


山东移使节,天上动星明。


经画几三载,恩威尽列城。

笔阵收锋考战文,喧喧车马隔重门。


心矜力学求之密,目到雄辞气不昏。


美宝辨来三献惬,雕虫屏尽六经尊。

一枝栖息又逢春,何幸高贤晚获亲。


顾我画墁惭所食,荷公倾盖异于新。


绪馀衮衮心尤慕,盘辟区区礼未伸。

藩侯遣事风霆疾,御史高谈宇宙宽。


千里几年成远别,一樽相对尽清欢。


知无红袖翻新曲,想有雕弓敌暮寒。

闰馀中朔蚤,岁暮已春回。


沼沚全消冻,林园半落梅。


南风湿旧础,暮雨送新雷。

久客无佳思,长途有戒心。


系舟偕择地,击柝互传音。


西月光犹浅,南薰候已深。

公家如许好昆仲,不数河东旧三凤。


床敷对语无限春,檐滴关愁不成梦。


马援看鸢始回头,知机恐不似少游。

马蹄踏雪过东城,暂喜京尘不上缨。


寒木乌惊花散漫,败檐人怯玉峥嵘。


岂无良燕容枚老,定有高才忆戴生。

石家曾作送君来,建业收书未得回。


只道还家仍款曲,谁知分袂许悲哀。


冥间孰与论心事,世上谁堪共酒杯。

人间三十六,曾未识朱园。


一昨袁丝饮,通宵谢屐痕。


厨灯犹琢句,山雨未移樽。

亭上经秋宴,同乡见亦难。


鬓从前度白,枫是此回丹。


句法流传否,交情寤寐间。

自叹冯唐老,那堪李广奇。


岁寒斯可矣,吾道竟何为。


丽日明桃叶,清风近竹枝。

未见心先识,相逢意辄同。


半生才得此,叔世若为容。


力学君方壮,缘愁我已翁。

自是群公气未平,黠羌何虑不休兵。


欲成江左收贤俊,叹息无人致二生。

福胎当日起燕然,始信兴亡不属天。


谋国自知无秘计,何时归把牧羊鞭。

斯人宗工国司命,容斋有容静斋静。


海涵岳峙俱伟人,心同道同不同姓。


向来先后持玉节,共仰福星在吴分。

有伟秦咸望,厥初保定人。


风云际兴运,茅土褒勋臣。


端自积馀庆,非徒荣一身。

五字投精鉴,惭非大雅词。


本求闲赐览,岂料便蒙知。


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

今代如尧代,徵贤察众情。


久聆推行寔,然后佐聪明。


官自文华重,恩因顾问生。

此身所托惟良人,良人云亡安用身。


未逐生前与偕老,宜从地下长相亲。


事关生死岂不犬,心全节义惟其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