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上仙人紫绮裘,偶题明月到扬州。


日边使者徵方急,泉下奸臣死亦羞。


宣室正思前席问,淮南谁赋小山幽。

石城月落鸦栖堞,秋浦天清雁拂檐。


春送乱红浮酒面,山飘空翠湿书签。

奎宿凝华协帝符,龟图呈画照坤舆。


衣冠治定通重译,竹帛文词变六书。


分教已从官独冷,致身宁论术犹疏。

坐厌流尘拂面红,行携凉月下青空。


三千里外扬州鹤,四十年前御史骢。


先庙铁衣犹挂壁,儿郎玉帐已生风。

欲去仍为一日留,玉堂中夜有词头。


归鞍晓逐南飞雁,犹及西山半夜秋。

蓟丘学士神仙人,词翰挥毫有馀力。


清风披腹尽琅玕,日费尚方三斗墨。


昔年乘传向蛮邦,修竹如云楚山夕。

今代虞夫子,自是瀛洲仙。


抚编诵奇文,西顾心如悬。


我昔曾大父,盖尝治临川。

枯桑昨夜生沧溟,风雨扰扰晦复晴。
功臣子孙半零落,惟公独克承家声。


金莲坐拥晚出院,儿童走卒俱知名。

虚窗对风雨,因得观物妙。


君看四檐集,不了一罅漏。


沧溟阔如天,尾闾小如窦。

仲舒不窥园,我懒辄破戒。
穷冬万木枮,菜叶青可爱。


羊肉岂不佳?何如淡交耐。

高斋坐深夜,幽事亦可悦。


恨无千黄金,夜夜买明月。


买之匪有他,怜月有圆缺。

倚空金碧崔嵬,凤山直下如拳小。
仰瞻天阙,北辰不动,众星环绕。
唤起群聋,铜龙警夜,灵鼍催晓。

琪树吹香荡夕晖,华簪人对雪霏霏。


汉宫新火初传烛,楚女行云乍湿衣。


一片花疑蝴蝶化,满枝春想玉钗肥。

神仙簿上愧非夫,诏作疑丹两入炉。


诗里几曾吟芍药,花中方得见菖蒲。


阳春唱后应无曲,明月圆来别是珠。

东堂第一领春风,时怪关西小骥慵。


华表柱头还有鹤,华歆名下别无龙。


君恩凤阁含毫数,诗景珠宫列肆供。

半因同醉杏花园,尘忝鸿炉与铸颜。


已脱素衣酬素发,敢持青桂爱青山。


虽知珠树悬天上,终赖银河接世间。

一从门馆遍投文,旋忝恩知骤出群。


不道鹤鸡殊羽翼,许依龙虎借风云。


命奇未便乘东律,言重终期雪北军。

春雪下盈空,翻疑腊未穷。


连天宁认月,堕地屡兼风。


忽误边沙上,应平火岭中。

雨馀南浦绿波生,缱绻难为送别情。


贾谊素闻藩国重,仲舒终是宦途轻。


慈闱碧水丹山近,心事青天白日明。

昨夜归心已到吴,秋风相趣理荒芜。


蓬蒿一亩扬雄宅,桑柘千家范蠡湖。


但觅丹砂扶老病,那能白发事驰驱。

三峡诸峰画里开,登高不见杜陵台。


一湾水带银河下,千里人从剑阁来。


忽怪乘风遒似马,惯看撇漩小于杯。

山水江南是旧游,公来谁不拟仙舟。


高陵云护钟山晓,清禁星连阁道秋。


新制有词全逼汉,旧章无恙正从周。

清风每有江东兴,此地我知公欲来。


天上灵槎连震泽,人间嘉树近蓬莱。


风云长护宣麻署,日月遥临视草台。

先生家住翠屏峰,乡梦常时送晓钟。


十载故人青眼旧,千山归路白云重。


天涯作赋怜王粲,江上题诗爱薛逢。

隋亡晋阳启唐祚,锦帆未返江都路。


野鸟为鸾人肆欺,天心厌乱谁能诉。


一朝裴寂成深谋,家国转变汝所由。

砚池波暖墨蛟腥,睡起挥毫手不停。


天上玉堂春昼永,明朝宣豸写兰亭。

璧水传经自昔年,瀛洲此日喜登仙。


儒官旧说词臣贵,学士原兼内相权。


晓簉鹓班联玉笋,夜归琼署赐金莲。

喜闻新拜神仙职,日日趋朝肃佩冠。


紫陌听鸡天欲曙,金门待漏夜将残。


玉堂视草文光粲,粉署题诗墨色寒。

翰苑才华早见称,承恩校艺到南京。


词臣亲典文衡重,士子咸夸藻鉴明。


钟阜雨晴烟树绿,龙河风顺午潮平。

卓哉天游翁,行高学尤富。


蚤年拥皋比,烨烨腾芳誉。


后来教成均,寻复登玉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