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岐海波仍润,仁山月满楼。


高名驰百粤,过化忆三州。


柏列滇南戟,棠阴岭道稠。

怀风道旷熄,咏性和恒寡。


遐凤击霄万,细鹖玩蓬下。


作轨方沓迷,天府吐兹假。

未肯归耕负郭田,举杯方欲问青天。
乡心固忆张翰鲙,壮志还思祖逖鞭。
政化一番新事业,春风千里赖陶甄。
使星两两照前山,笔下高吟万选钱。
绝景政须终日款,兹游真可以诗传。
深林遇雨排清昼,晚日迎风浸碧烟。
秋风敲叶漾湖光,两两星华古寺傍。
晓日一川迎使节,晚山十里送归艎。
风流我已非山简,宾客公应念葛彊。
湘水前萦带,蒸江后引裾。
中容齐塔阜,上建读书庐。
气象河汾上,规模景祐馀。
和与同近似,同乃异于和。
九官逊虞廷,儆戒而赓歌。
不然水济水,后患将如何。
缓有用有体,事须明眼看。
用欲行而宜,体则偏于缓。
射审固而发,斯理一以贯。
豚鱼自物耳,犹可孚以信。
疑心一芥我,相靡而相刃。
君看易中孚,义取说而巽。
乾坤奠崇卑,君臣分则同。
中心一有慊,何以字曰忠。
孔曾为矩矱,伊周其事功。
吾师孔子孙,云莫见乎隐。
所以尽性学,必于独也谨。
两间陟降异,一念堂奥近。
咸池浴晓光,西汜俄夕曛。
流景宁我贳,用志可不勤。
王事念靡盬,圣恩期策勋。
并生宇宙间,分殊理则同。
订顽有明训,造化与同功。
心腹与手足,疴痒均我躬。
人心无底谷,贪求何自餍。
徇名膏火熬,徇财刀蜜甜。
受命独也正,取造物者廉。
春风浩荡龙泓口,逢逢船鼓惊雷吼。
皇华使者捧徵书,万里飞帆上南斗。
岷峨上下十六城,后先持节知几人。
四海一奇男,象贤真柬之。
绣斧外执法,滞淹犹在斯。
冰壑栋梁具,凤梭云锦机。
荣途惊一世,志士独苦心。
君看曲江公,中宵梁父吟。
岂无平反笑,可使贯索沉。
骥不称其力,文当与德兼。
褊能多悻悻,小器或惉惉。
行世吾谁与,窥公意自厌。
沃野三千里,春风十六城。
顾忧宁易释,遣送定非轻。
忆昔光华赋,随轩老稚迎。
持斧远临西蜀去,绣衣荣作外台臣。
威行一道霜风肃,恩被重霄雨露新。
剑阁山川当岁晚,锦城花柳待阳春。
玉节重持出禁闱,都门观饯有光辉。
三湘晓色随骢马,五岭春云上绣衣。
鸟树尽随霜后落,远人多在日边归。
绝岛波心见,栖身玉镜中。
欲观鳌背日,还仗鹢楼风。
客思员壶外,云程若木东。
日长鍊药坐空斋,远荷高情枉骑来。
兔捣玄霜天上剂,蚁浮清露掌中杯。
春云覆屋丹初熟,暮雨钩帘鹤自回。
白发孀居教子勤,子成名显拜重恩。
宝函新赐双龙诰,金扁高题驷马门。
晚岁孤松耐霜雪,中秋华月照乾坤。
同捧外台檄,怜君独滞留。
清才不可掩,高位岂须求。
马度函关晓,云开华岳秋。
雄兵百万沂长江,鼓吹喧阗导羽幢。
五岭只期明日度,三苗应是望风降。
天连楚水青于靛,船过庐山翠入窗。
远统王师过九江,劳君候我碧油幢。
几回梦想何时见,一见心从此日降。
舟次匆匆分别驾,樽前草草叙同窗。
三入军中只布衣,至今颜面带霜威。
中原定乱刘琨老,南粤称臣陆贾归。
走也暮年空感慨,使乎今日有光辉。
三尺青蛇冷剑铓,百跗委蜕像生黄。
分来上界金神节,竖起平生铁脊梁。
千步已穿萝径月,一棱犹带柏台霜。
久参法从侍凝旒,忽拥幨轺按列州。
太史山川皆熟路,淮南草木自生秋。
遥瞻龙节辞中禁,尚想鳌峰接俊游。